人口,是谈论一个区域时无法绕过的话题。
有网友说,东北年轻人比例低、老年人比例高,所以经济活力也低。那么经济活力相当高的浙江闽三省,各地老年人和年轻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
是不是这些经济更活跃的地区,年轻人的比例就很高了?
这一篇,我们只看老年人的比例。
在统计指标中,一般使用16岁到65岁作为无劳动能力人口的划分标准,小于15岁属于少儿,大于65岁属于老年人。
在现实生活中,22岁还在读书的比例并不低,而50岁已经找不到工作的比例也不低(你可以对比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就业人口比重)。
所以,用50岁作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某种程度上也说得过去。
东北三省和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各地级行政区的5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分布,如下图所示。为让图表更简洁,以0.5%四舍五入取值。
2020年,伊春50岁以上人口,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3%,抚顺、本溪和南通也达到了50%以上。
在这四座城市中,随机抽取两位常住人口,就有一人年龄在50岁以上。
除长春为38%外,东北三省其余地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50岁以上人口比重均达到40%以上。
丹东、鹤岗、鸡西、白山、铁岭等地,2020时已经很接近48%。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叠加下,想必2025年度,这些城市的50岁以上人口均已突破50%了吧。
长春38%,看起来在东北的表现是特别优秀。但如果将其换一个对比对象,比如放在福建,只比40%的南平稍好一些,远低于福州的30%和莆田的32%。
细心且地理知识较好的网友会发现,图表中缺失了泉州和厦门。一个看起来对东北各地不那么友好的消息是,在2020年度,泉州和厦门50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是27%和21%。
除了福建和前述的南通外,江苏的泰安、盐城、扬州和镇江,以及浙江的衢州和舟山,50岁以上人口比重也在40%以上。
另外,淮安、绍兴、湖州和丽水,这项指标也在40%左右。
其余的江苏和浙江地级城市,比如南京、苏州、杭州等,5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在三分之一d工右或三分之一以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