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龙岩地区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游傩狮”
五年前,游祖地先生向我提供了一批关于龙岩漳平灵地乡易坪村的乡土影像资料,内容主要聚焦于当地独特的“游傩狮”民俗。
这次分享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此前我去漳平采风时,也曾探访过易坪村。记得抵达易坪已是黄昏时分,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探访具有环戴云山民居风格的泰安堡。一路所见,漳平的传统民居大多可归入“环戴云山文化圈”的范畴,其木厝、土堡等形式与邻近的德化等地颇为相似。虽然部分区域受博平岭民居影响,出现了外墙由木构改为夯土墙的变化,但整体风貌仍属于环戴云山民居体系。
据游先生介绍,易坪村自古便传承着“游傩狮”这一古老民俗。它不同于常见的舞狮形式,风格更为简朴古拙——其狮面形制宛如一个大型化的傩面具。此民俗具有驱邪纳祥的寓意,在漳平北部山地颇为流行。值得注意的是,“游傩狮”的分布范围,不仅限于漳平,还广泛见于德化、永春、大田、永安、尤溪、安溪等环戴云山地区,其覆盖区域恰与我之前提出的“环戴云山文化圈”——高度重合。
这无疑是从民俗活动的角度,再次印证了“环戴云山文化圈”的客观存在。这类傩狮文化究竟是环戴云山地区所独有,抑或遍布福建全省?其实际分布范围究竟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虽然类似的傩舞传统在中国西南也有流传,但就福建境内而言,目前发现的主要集中在这一环戴云山区域。因此,我们可暂将此类民俗称为“环戴云山傩狮”(也可称为“福建傩狮”),它无疑是福建傩文化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傩狮”的存在,也让我联想到漳州浦南的古傩戏。这进一步表明,福建的傩文化遗存远比我们通常了解的更为丰富多元。在2023年的“环戴云山木厝之旅”中,我于德化、永安两地便曾亲眼目睹傩狮文化的遗存,其造型风格与漳平的傩狮极为相似。近日,猫叔也向我补充了他所了解的德化、永春等地傩狮的相关情况。
读者们如果有相关的线索,可留言!
初稿写于2023年10月
![]()
龙岩地区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泰安堡(拍摄者:林鸿东)
![]()
龙岩 地 区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傩狮(拍摄者:游祖地)
![]()
泉州德化美湖乡傩狮(拍摄者:林鸿东)
![]()
三明永安青水畲乡 傩狮(拍摄者:林鸿东)
![]()
泉州德化九仙山下的傩狮(拍摄者:猫叔)
![]()
泉州永春傩狮(拍摄者:猫叔)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