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课桌上散落着轻木片与胶水,瓶窑三小101班的曹一诺正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片机翼粘上机身。这架由他亲手组装的橡筋动力飞机,即将飞越2000公里,降落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红军小学小伙伴的课桌上——这是一份没有标准答案,却饱含心意的特别暑假作业。
![]()
![]()
![]()
这个假期,余杭区瓶窑第三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没有习题,没有试卷,任务是为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红军小学的小伙伴们亲手制作一架航空模型,并附上一张写满祝福的心愿卡。
![]()
![]()
这份名为“梦想飞机”的特别作业,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心与热情,也成为瓶窑镇爱心帮扶禄劝红军小学的温暖序章。
在瓶窑三小的活动室里,少了假日的喧嚣,多了几分专注的宁静。孩子们专注地为线操纵飞机拧紧螺丝,反复调试滑翔机的重心,想象着远方小伙伴拉动线绳、看飞机盘旋而上的笑脸。
![]()
![]()
104班的王煜宸用心在卡片上描画:“愿每一个梦想都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每一道粘合的缝隙、每一笔稚嫩的书写,都藏着对未曾谋面朋友最真诚的鼓励。
![]()
![]()
这份特别的“暑假作业”,源于一份来自大山深处的“微心愿”清单。禄劝县红军小学是“全国航空国防科普教育特色学校”,那里的孩子们怀揣着对蓝天的无限向往。然而,受限于条件,像橡筋动力飞机、弹射滑翔机、线操纵飞机等基础的航空模型教具仍有不足。当这份承载着山区孩子航空梦想的心愿清单抵达瓶窑三小,学校第一时间认领了制作航模的心愿,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学生均可自愿参与的爱心实践。
![]()
“这不仅仅是一份手工任务,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一次跨越山海的梦想连接。”瓶窑三小副校长俞升生看着孩子们专注的身影,深有感触。他表示,认领这份“微心愿”并将其设计成全校性的暑假实践,旨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分享的快乐、付出的价值。这份特别的作业,传递的不只是模型教具,更是知识的力量和追梦的勇气。
![]()
![]()
没有繁重的习题,没有枯燥的抄写,这个暑假,瓶窑三小的孩子们用双手、用真心完成了一份特别的“作业”。当新学期来临,这些凝聚着心血与祝福的“小飞机”,将从瓶窑启航,飞越千山万水,稳稳降落在禄劝红军小学孩子们的课桌上。
![]()
余杭微融圈 张艺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