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Jenny McElligott/eMITS
距离地球约14亿公里的土卫六:泰坦(Titan),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唯一已知拥有液态地表的天体,但流动的液态物质不是水,而是零下179摄氏度的液态甲烷和乙烷。
图源 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
近日,NASA的研究揭示了在这些碳氢化合物海洋中,或许正在自然形成一种名为囊泡(vesicle)的细胞样结构。这些微小气泡被认为是产生原细胞(protocell)的“摇篮”。
土卫六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气象循环,只不过循环的是甲烷。大气中的甲烷形成云层,降下雨滴,冲刷出河道,填满湖泊,再蒸发回天空。太阳光分解甲烷分子,又重新组合成更复杂的有机分子。
目前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两亲分子”(amphiphiles)的特殊物质。这类分子一端亲水,另一端厌水。在地球上,它们能自发形成保护性球体,将厌水一端包裹在内,这正是类似细胞膜形成的雏形。
而在土卫六的极端环境中,当甲烷雨滴撞击湖面时,溅起的微小液滴表面会裹上一层两亲分子。这些液滴落回湖面时,其表面的分子层与湖面的分子层相遇,如同两片肥皂膜接触般结合,形成封闭的双层球体。
这些囊泡如同微型容器,将原始液滴包裹其中。它们随后散布在整个湖泊中,可能开启互动与竞争的演化进程,最终导向原始原细胞的形成。
如果土卫六上有任何囊泡的存在,都意味着环境秩序和复杂性的提升,这正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
不过,这些发现虽令人振奋,但科学家仍需通过实地探测来验证该理论。NASA计划于2028年发射“蜻蜓”任务,派遣一架旋翼飞行器探索土卫六表面。
虽然该任务不会直接考察湖泊区域,但它将分析土卫六表面的化学成分,测量大气和地球物理特性,并评估环境的宜居性特征。
这项研究拓展了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边界,这些发现可能改变未来在土卫六上寻找生命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