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人类太空想象里永远的热门主角。今天的火星,冷得像个冰箱,空气稀薄得让人窒息,表面温度常年零下六十多度。
可谁能想到,科学家们最近又给出了一套新证据,早期的火星,其实很有可能是个温暖湿润、适宜生命生存的“摇篮”。
硫元素的“魔法”:火星气候也能变天
这个新发现,源自一项刚刚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重磅研究。主导这项研究的,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团队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偶然:NASA“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地表碾过一块岩石,岩石裂开后,探测器在里面发现了硫磺晶体。
这下,科学家们的兴趣全都被点燃了。团队负责人贝利诺说,这些硫磺的存在,说明火星早期大气的硫循环极其活跃,和我们地球远古时期的热液系统有点类似。
而且,不同于过去那种“火山只喷二氧化硫”的老套路,这次的模拟显示,火星火山曾大量释放还原态硫化合物,比如硫化氢(H₂S)、二硫(S₂)、甚至还有六氟化硫(SF₆)这种超级温室气体。
这些硫化物在火星大气形成了类似“雾霾”的温室层,能够牢牢锁住热量,把火星表面温度提升到液态水能稳定存在的水平。
贝利诺解释,这和地球海底热泉附近的微生物生态很像,靠着硫化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生命就能生存。
这项研究的特别之处,是它没有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模拟了火星硫元素在地质历史里的“流浪之旅”。
火星火山不只是“喷气”,而是在岩浆、地壳、表面之间,硫不断变换形态。科学家们发现,火星陨石里有大量还原态硫,地表的硫则多和氧结合,说明硫元素一直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
去年,NASA团队的“好奇号”火星车还真找到了纯净的元素硫。这可是头一回,之前大家只在火星上见过和氧“拉帮结派”的硫酸盐矿物。
德克萨斯大学的孙成光教授直接说,这简直就是给他们模型做了“实锤”,火山释放的S₂确实能变成元素硫沉积。
这些线索拼起来,指向一个结论:火星早期的硫循环,可能主导了整个行星的气候演变,也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化学舞台。
火星的“春天”到底能持续多久?科学家们还在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早期火星的气候,看这些温室气体能不能真的撑起一个温暖的世界。
他们还关注火山活动是否能在火星地表制造持久的水源,比如封存于地下的大型水库。
关键的是,这样的环境能不能为微生物提供“食物”,比如还原态硫。
地球生命起源,很多就依赖海底热液口的硫化物。火星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微生物天堂”?没人敢打包票,但证据链正在一点点补齐。
如今的火星,表面冷得让人绝望,平均零下62摄氏度。但如果模型没错,三四十亿年前,火星或许真的有一段温暖湿润、江河纵横的黄金时代。
贝利诺团队希望,这些新线索能帮气候建模专家还原出那个失落的火星春天,甚至有朝一日,帮我们找到火星微生物生存过的痕迹。
火星的过去,正被一层层揭开。也许它曾是太阳系里第二颗温暖的“蓝色星球”,也许生命真的在那儿短暂闪现过。
无论答案如何,这颗红色星球的故事,永远不会只属于科学家,也属于每个仰望星空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