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重庆持续高温。在这样的严峻“烤”验下,仍然有一群人在烈日下逆行,守护百万居民的“水龙头”安全。
7月17日中午,大渡口区金鳌山垭口处的铁塔上,10多名“特种兵”在高温中,紧急更换被雷击损坏的瓷瓶。
这场看似普通的设备维护,实则是守护百万市民用水安全的“烤验”。
![]()
工人顶着高温更换瓷瓶作业持续2小时。
前几日,丰收坝水厂组织开展全部电力外线巡查,发现安全隐患便第一时间上报,并研究制定维修方案。
“抢修不能等,必须赶在新一轮雷雨来临前完成抢修!”作业现场监管协调的水厂分管副厂长李毅介绍,巡查中发现此前的雷雨导致瓷瓶损毁,若再次遭遇强对流天气,极可能引发区域性停水。“这里是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核心节点,一旦瘫痪将直接影响服务区内百万人口供水。”
丰收坝水厂10kv供电专线共有16座铁塔和电线杆,采取建水一回、二回双回路运行的措施。此次维修的是大渡口金鳌山垭口处14号专线铁塔,有5处磁瓶被雷击损坏。
夏季正值用电用水高峰时段,丰收坝水厂日均供水量达30万吨,相当于每小时需维持1.25万吨供水量。“虽然面临高温考验,但避开早晚用电高峰能减少断电带来的影响。”现场一电力施工人员擦着汗解释说。
![]()
工人迎着高温在塔上高空作业。
为何选在酷暑正午作业?关键在于供电安全链条的紧迫性:水厂高峰供水负荷大,对稳定性要求极高,必须待供电所完成电源倒换审批后立即施工。
电力施工作业程序复杂,早上9点,丰收坝水厂便已经做好安全动员,供电所完成电源倒换审批后,厂内立即实施电源转换,施工人员随即在相邻两座铁塔上搭架接地线做好安全防护。
![]()
施工人员上塔开始作业。
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待施工人员全副武装开始攀爬电线杆进行作业时,时间已经到中午十二点,此时地表温度高达45℃,铁塔温度更是达到了能烫伤皮肤的70℃。经过长达两小时的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完成了计划施工内容。
“要是不戴安全手套,手都可能被灼伤,汗水刺得眼睛生疼。”现场一上塔工人指着腰间别着的藿香正气液说,这是水厂特意准备的“防暑四件套”之一。“作业服没有一处是干的,脸上的汗水像珠子一颗一颗往下落。”
高温只是供水保障的挑战之一,丰收坝水厂以系统性策略筑牢供水防线,确保“缺陷不过天”、设备“不中暑”。
“智慧大脑精准调度,用科技力量为供水安全赋能。”水厂负责人熊伟杰说,目前丰收坝水厂已实现线上全周期监管,全量接入水厂实时数据,强化供水设施设备在线监测、及时预警。
水质安全上也筑起多重安全屏障。比如,水厂要求检修人员按照“缺陷不过天”原则,加大设备巡检力度,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时刻把握机泵、电机温度变化,确保设备“不中暑”、机组运行稳定。
“加大原水、滤后水和出厂水检测力度,确保从水源到水龙头全程达标,出厂水浊度稳定控制在0.1NTU以下。”熊伟杰说,“每滴清水都承载民生,只要市民拧开水龙头就有放心水,再酷的日头都值得。”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