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艺术家,看似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却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相似的精神困境:专业技能的精进已无法满足深层创造的需求,哲学、宗教与辩证法正成为他们突破瓶颈的隐秘钥匙。
![]()
《神仙乐自知》画芯38*68cm 2024年 作者李得之
专业技能是从业者的立身之本,却也可能成为思维的囚笼。企业家精通商业模式设计,却可能在资本扩张中迷失价值方向;艺术家熟稔创作技法,却常常陷入自我重复的创作枯竭。这时候,哲学的追问便显现其价值——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迫使企业家反思商业的本质究竟是利润最大化还是社会价值创造,促使艺术家思考作品在喧嚣时代应承载的精神重量。当稻盛和夫以“敬天爱人”的哲学经营企业,当徐冰用《天书》解构语言的本质,他们都在专业之外找到了更辽阔的创作坐标系。
![]()
《荷塘清趣》 画芯42*42CM 2022年 作者黎柱成
宗教智慧则为创造者提供了安顿心灵的锚点。这里的宗教并非狭隘的教义遵循,而是对超越性价值的敬畏与追寻。企业家在市场博弈中难免遭遇伦理困境,佛教“因果观”带来的敬畏之心,能约束其在利益诱惑前的行为边界;艺术家在表达个体情绪时,基督教“救赎”主题或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能让作品突破小我,触及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达芬奇在绘制《最后的晚餐》时,既运用了精湛的透视技法,更融入了对神性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洞察,这种双重维度让作品穿越五百年依然震撼人心。
![]()
《竹林》画芯 20*60cm 2024年 作者李得之
辩证法则是破解困局的思维利器。市场瞬息万变的企业家需要用矛盾分析法看待危机与机遇,明白“危中有机”的转化逻辑;在艺术创新中,辩证法提醒创作者避免陷入“为新而新”的偏执,理解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对立统一。任正非在华为发展中既强调“聚焦主航道”的坚守,又主张“开放合作”的灵活,正是辩证法在商业实践中的生动运用。
![]()
《富贵春色图》 画芯33*33CM 2022年 作者黎柱成
以画家李得之与黎柱成来说,李得之在绘画之路上,早年虽凭借专业技巧描摹学习,却很快意识到思维被“格式化、概念化”束缚 。他通过不断地外出写生,在自然与生活中辩证地看待传统技法与新的灵感获取,于山水花鸟间领悟艺术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将“诗、书、画、印、影”多元融合,开创独特风格。
![]()
《花鸟》画芯38*38cm 2024年 作者李得之
而黎柱成从默默无闻到在花鸟画领域声名鹊起,他在传统绘画笔墨中勤奋钻研,以虔诚之心对待艺术创作,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到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他将山水技法引入花鸟画,打破传统程式,形成“野、满、拙、厚”的风格,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统一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
![]()
《荷塘清趣》 画芯42*42CM 2022年 作者黎柱成
专业技能如同创造力的骨骼,哲学、宗教与辩证法则是滋养骨骼的血液与神经。当企业家以哲学为镜照见初心,以宗教为尺丈量边界,以辩证法为钥解开困局;当艺术家借哲学深化思考,凭宗教获得灵感,靠辩证法平衡表达,他们的创造便不再是技术的堆砌,而成为直抵人心的精神产物。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创造者从来都是思想的实践者,在专业与人文的交汇中,完成对自我与时代的双重超越。
撰文|杨晗
编辑|孟艺迪
审校|高文
核发|岭南艺术大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