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计划生育”发起人:要求全国人民只能生1个,自己却有8个孩子!

0
分享至

2022年,中国新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中国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

而2023和2024,这个趋势仍在持续,而且愈演愈烈。

我国多年来奉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慢慢无人提起。



近日又有人提出,当年首倡“计划生育”的马寅初先生,号召全国人民“一对夫妻一个孩”,但是自己却有8个孩子,认为他是个“两面派”。



那么,为何马寅初先生的思想和行为如此矛盾?

难道计划生育的政策错了吗?



这些,还要从马寅初先生的家庭说起。

马寅初先生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大户人家中,很年轻时,便因为包办婚姻,和朴实的女子张团妹走到了一起。



一年多后,张团妹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孩子在不满周岁时,便得病夭折了。

这之后,张团妹一直想再给丈夫家产下儿子,以继承香火。

但是,偏偏她接下来的两胎都是女儿。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团妹很为丈夫着急。

经过思想斗争后,她对马寅初表示,希望他可以纳妾,让别人产子接续香烟。



马寅初此时已经见识过了西方的自由思想,本不想这么干,但无奈家族的压力太大了,他只能服从。

就这样,他又娶了王仲贞。



王仲贞的情况让人难以置信,他是马寅初女儿的同学,过门时仅有13岁,与丈夫有着22岁的年龄差。

可能是由于年轻的关系,王仲贞的生育能力很强,先后为马家产下了两子三女

就这样,如果算上已经夭折的长子,马寅初一生就有了八个孩子。



马寅初的多子,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思想中家族延续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当时的思想与后来差别很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家庭的观念都是多子多福。

何况马家有钱,马寅初本人也是银行家,所以多子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寅初也见到了很多因为孩子太多而无法抚养的家庭悲剧。

看着一户户人家生离死别,他的心里对“多子多福”的思想有了一丝怀疑。



在人口变化的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家庭越贫穷,越有生育孩子的意愿。

就好比中国,公认最富裕的宋朝,人口的生育率却处于谷底;

相反,在“贫穷的盛世”清朝,人口却大规模繁衍,甚至历史性地突破了4亿。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除了传统中“接续香火”的思想影响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贫穷所导致的低福利。

在当时,一个人如果老了,是很难一个人生存下去的。

正所谓养儿防老,只有多生几个孩子,靠他们养老,才能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有着落。



而对于国家来讲,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人多就意味着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升。

所以在建国之后,新中国为了尽快构建经济建设的基本盘,推行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当时的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人多力量大”。

到了1954年,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亿,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还非常快。



但是,所谓物极必反,人口太多的话,对物资消耗、教育、医疗、就业的压力也会增大。

马寅初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很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作了一番研究,并且参考了西方的人口变化情况。

最终在1957年,他发表了《新人口论》,正式提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论调。

在当时,这是与国家政策针锋相对的,所以文章刚一发表,就引起了非常激烈的反应。



很快,马寅初就被扣上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走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不过,在之后的十几年中,随着经济形势的波动,逐渐有人开始认同马寅初的观点。



那么,作为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到底是怎么一个想法呢?

其实,毛主席也知道人口增长过快的坏处。



但是,他实在是不敢去控制,原因有二:

第一,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低,国家无法给老百姓提供太多的生活保障。

养儿防老,仍然是社会福利体系之外的有力补充。



第二,当时中国外部的国际形势非常紧张,战争甚至核战争的风险很大。

一旦人口小于一定规模,中国的生存能力将会受到很大削弱。



因为这两点,毛主席一直对控制人口持谨慎态度。

尤其是对没有男孩的家庭,他的态度更加宽松。

中国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一个人口爆炸的阶段,平均不到十年人口就会增加1亿。



不过,过快增长的人口,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当时的城市生活中,根本无法提供与人口数量相匹配的工作岗位。



于是,国家只能使用行政命令,将大量年轻人送到农村,让他们自己生产粮食,自食其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吃上饭。

20世纪70年代,人口问题与当时的政治风波叠加,产生的问题日益严峻。



人民生活普遍贫穷,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问题也无法解决。

甚至还因为这些原因,产生出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



但即使如此,马寅初等主张“计划生育”的人,仍然被大帽子死死地压着。

不过,随着历史的演进,一个新的时代也慢慢临近了。



1978年,中国正式开始进入改革阶段,国力有所提升。

1979年,我们又打赢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消除了外部的战争威胁。



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而“计划生育”政策,也终于得到了真正的重视。

而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马寅初先生,也正式得到了平反。



1982年,“计划生育”被正式当作一项国策,开始在全国施行。

虽然由于传统观念的抵制,这项工作的推进十分困难,但是却仍在之后的几十年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1982年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生育率降了下来,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抑制。

根据科学的推演模型,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果: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中国少生育了4亿多人!



如果对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就能够发现,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

在2005年之后,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外资大量涌入,大型工业加工企业层出不穷。

社会上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了,自然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口。



毛主席曾经倡导的“人多力量大”的好处,也充分显现了出来。

不过,即使是如此,我们仍然无法做到完全消除失业。

也就是说,如今中国的14亿人口,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匹配的。



如果一下子多出4亿多人,不管是就业还是养老,都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马寅初先生当年的提议,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遗憾的是,马寅初先生在1982年去世,没能亲眼看到中国人口增幅热度降下来的那一天。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

“计划生育”虽然缓解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但是也同样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说冲击传统文化、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等等。



而且,随着国家的福利越来越好,以及教育、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工业自动化程度提高、西方“精致利己主义”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如今的中国又陷入了少子化的怪圈。



“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面临着一个新的调整。

只不过,这一次的调整,不但要应对眼前的问题,还必须具有前瞻性。

一个足够平衡、适用于未来的人口政策,将会使整个民族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关闭200多家门店!又一传统商超“胖改”失败?四年亏损上百亿

关闭200多家门店!又一传统商超“胖改”失败?四年亏损上百亿

品牌观察官
2025-11-07 23:28:57
广州地铁这回捅大篓子了!人民网痛批: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广州地铁这回捅大篓子了!人民网痛批: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奇葩游戏酱
2025-11-08 01:47:36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8 01:04:22
人前光鲜人后心酸!深圳台主持董超49岁离职,如今转行当网红谋生

人前光鲜人后心酸!深圳台主持董超49岁离职,如今转行当网红谋生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7 20:16:16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美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菲律宾败局已定,南海不会再有其位置!

起喜电影
2025-11-08 01:38:45
策划外交突围的朱拉尼,11月突访华求和解,中方划出安全红线

策划外交突围的朱拉尼,11月突访华求和解,中方划出安全红线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3:38:15
全球军队研究印巴57空战,发现最震撼细节,难怪印度4天就认怂

全球军队研究印巴57空战,发现最震撼细节,难怪印度4天就认怂

百科密码
2025-11-07 16:50:53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办公室视频流出,印证《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办公室视频流出,印证《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

美芳
2025-11-06 22:19:01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网友的神预言正在被考古证实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网友的神预言正在被考古证实

老谢谈史
2025-11-07 04:31:49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有趣,湖人队东契奇的盖帽数据或将引起独行侠总经理的注意

有趣,湖人队东契奇的盖帽数据或将引起独行侠总经理的注意

好火子
2025-11-08 05:42:28
一个血亏,一个赚翻:北京环球影城比上海迪士尼输在哪?

一个血亏,一个赚翻:北京环球影城比上海迪士尼输在哪?

城市研究室
2025-11-06 16:27:43
邵佳一合同曝光!年薪不足100万,不是长约,亚洲杯或是大考

邵佳一合同曝光!年薪不足100万,不是长约,亚洲杯或是大考

奥拜尔
2025-11-07 12:58:50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林子说事
2025-11-06 10:56:02
裁员裁到核心是啥体验?网友:裁到我这条静脉,都照样痛很久

裁员裁到核心是啥体验?网友:裁到我这条静脉,都照样痛很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6 00:05:09
“分手费”9.24亿元!A股公司董事长被抓后宣布离婚,辞去所有职务!“80”后前妻紧急接班,成新实控人

“分手费”9.24亿元!A股公司董事长被抓后宣布离婚,辞去所有职务!“80”后前妻紧急接班,成新实控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00:49:06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诗意世界
2025-11-07 09:35:12
知名奶茶多店停业!曾火爆无锡

知名奶茶多店停业!曾火爆无锡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07 14:53:45
2025-11-08 08:08:49
浩舞默画
浩舞默画
知道一点点历史,会讲几个故事
954文章数 4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把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头条要闻

媒体: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把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Ayaneo即将推出搭载Ryzen AI Max+ 395 APU的下一代掌机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