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官宣!结婚对数,大反弹了!

0
分享至

作者:余飞

01

结婚人数,大反弹了

继上半年结婚对数强势反弹后,前三季度的全国结婚对数反弹力度更加明显。

11月4日,民政部公布了前三季度数据: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对数515.2万对,离婚登记对数207.7万对。


来源:民政部官网

今年前三季度结婚对数再次突破500万对大关,相比去年前三季度的474.7万对,增加了40.5万对。

而今年上半年的结婚对数是353.9万对,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了10.9万对。

很明显,结婚对数反弹力度在增加。不过相比于2023年前三季度的仍少53.8万对。

回顾一下历史。

我们的结婚对数在2013年创历史新高后(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补偿性结婚潮出现,致使2023年结婚人数上升至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国家统计局

然而,2024年的数据,再次创下45年来新低。

今年全年的结婚对数大幅反弹。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第一,不是说年轻人都不愿结婚生子了吗,怎么结婚对数怎么反弹了呢?

第二,这种反弹是就此趋势改变,还是昙花一现?

第二个问题好回答,结婚对数向下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的反弹,大概率是稍纵即逝。

原因藏在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中。

02

三大因素助攻,趋势难以改变

结婚对数为何会反弹,之前在分析年中结婚对数的时候,就回答过。

主要三个因素:

第一,民俗心理。

2025年为农历 “双春年”(正月初六立春、腊月17立春),传统民俗认为 “双春宜婚”,部分人群因忌讳2024 年 “寡年(无春年)” 而推迟婚期,形成跨年度登记叠加效应。

这不是迷信,是民俗。结婚是人生大事,需要吉利,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大多数农村人以及不少城里人都信奉这个。

说白了,去年很多人的婚期推迟到了今年。

第二,规则调整。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根据《条例》内容:

取消了户口本等传统材料要求,实行婚姻登记 “全国通办”,允许新人在常住地就近办理登记,彻底打破户籍限制。

这一政策直击异地情侣因返乡成本高、家庭干预等现实痛点,尤其利好流动性强的年轻群体(如跨省务工、异地恋人群)。

数据显示,条例实施后多地登记量激增:广州二季度结婚对数同比增长39.9%,其中跨省市登记占比显著提升;青岛外地户籍群体登记量翻倍。

第三,各省各地鼓励结婚措施助攻。

一方面,直接砸钱。

今年1月份,山西吕梁对在吕梁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现金奖励。

4月份广州市白云区 龙归南岭村出台《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

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励。


宁波宣布,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在甬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1000元结婚消费券。

杭州宣布,从8月28日至12月31日,为在市、区(县市)两级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的新人提供总额1000元的消费券。

绍兴市柯桥区自9月15日起发放1000元的结婚有礼消费券。

金华市浦江县从10月30日起,为每对满足申领条件的新人发放800元结婚消费券。

另一方面,延长婚假。

6月份,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

第一,延长婚假。将婚假写入《条例》,并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第二,延长生育假。将我省生育假延长为生育一孩90天,生育二孩120天,生育三孩150天,即在原规定60天的基础上,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延长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第三,延长男方护理假。将男方护理假由20天延长至30天,方便男方对妻子生育后的照护,有利于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第四,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努力保障婚育假期落实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休30天。

河南、四川、黑龙江为参加婚检的夫妻分别额外增加7天、5天、10天,最长可休25-28天。

新疆可休23天,湖南鼓励用人单位将职工婚假延长至20天。


各地除了发布直接鼓励结婚的措施外,鼓励生育措施也在联动着推动结婚率上升。

7月份,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来源:广东省医保局

在此之前,浙江、河北、云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北、海南、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发布类似文件。

生育津贴发放给个人,今年内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会全覆盖,因为这是管理层的明确要求。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文件中,赫然写着: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是各省鼓励生育的措施之一。

其鼓励的逻辑在于,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具有多方面好处,既能保障职工权益、提升申领便捷性,又能减轻企业负担,还对社会生育环境优化有积极作用。

以往生育津贴经单位中转,存在个别单位截留或挪用高于女职工工资部分的情况,直发个人可避免此类现象,确保女职工足额拿到应得津贴,减少劳动争议。

直发模式打通了医保系统与银行账户的直连通道,女职工分娩后只需线上提交电子材料,医保部门审核后即可将津贴划入个人账户,无需经过单位环节,大幅缩短了申领时间,提高了发放效率。

此外,现代职场中职工跨区域流动较为常见,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可避免因工作变动导致津贴发放错误或延迟,确保职工无论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到生育津贴。

而且,对于失业人群(生育保险费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他们没有固定用人单位,无法通过单位获得生育津贴福利,生育津贴直发个人使这些群体也能享受到生育保障,扩大了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除了地方外,中央层面上,也发布了推动生育率和结婚率的大招。

7月28日,国务院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开始真金白银鼓励生育。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8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到: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也即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大班免保教费。私立的大班保教费,按照公立大班保教费标准免除,剩下的家长支付。

减轻生娃育娃负担,其实就是在鼓励年轻人领证结婚。毕竟,年轻不愿结婚的重要因素,除了结婚本身的成本高昂外,生娃育娃成本,也是一座高山。

以上三个因素,是今年结婚人数反弹的逻辑。

那么,为何本号强调今年只是阶段性反弹,而没有改变长远的下行趋势呢?

逻辑很简单,因为导致结婚率下滑的根本因素,并没有改变。

第一,成本没有实质下降。

结婚成本并未下降,而是越来越高。养娃育娃成本,即便有一年3600元的补贴,大班免保教费,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没有实质性下降。

反倒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赚钱越来越难,收入缩水、工作不稳定,比比皆是。

第二,适婚人数下降。

最关键的是,适婚人口在下降,这是判断结婚对数仍未见底的最重要因素。

从2013年以来,我们的结婚人数持续下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适龄结婚人数不断下降。

以2020年公布的、详细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各年龄段数据可以看到,当下的主力结婚人数90后,比80后少了5637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00后目前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00后的人数比90后又少了885万人。

第三,婚恋观转变。

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推迟结婚生育,少数年轻人甚至选择不婚不育。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单身人口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婚人数继续下降,新生儿人数必定会跟随下降,新生儿人数下降,又会导致将来的适龄结婚人数下降,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一个解不开的结。

03

广东,撑起了结婚对数与出生人数

在结婚对数与出生人数下行趋势无法阻挡的当下,广东扛起了所有。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2024年,广东省结婚对数51.19万对,位居全国第一,且是全国结婚对数唯一在50万对以上的省份。

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几个人口大省位居前五。


根据各省发布的2024年统计公报显示:

广东省2024年出生人口113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且是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出生率8.89‰,位居全国第七。

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的出生人口规模位居前五。


广东省结婚人数、出生人数双双位居第一,有两重逻辑:

第一,常住人口规模全国第一。

广东省2024年常住人口1.278亿人,差不多全国每10个人,就有1个居住在广东。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第二,人口结构年轻。

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北,东北三省老龄化率位居全国前三,辽宁第一、吉林第二、黑龙江第三。

而广东的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4.86%,位居全国倒数第二。


反过来看,就是广东的60岁以下人口占比高达85.14%,年轻化率位居全国第二。

对于一个人口超1.2亿的超级人口大省来说,拥有如此规模的年轻人,是其结婚对数、出生人口始终位居第一的底盘。

关键问题来了,广东为何拥有这么多年轻人?

一方面因为广东宗族意识强,敢生能生。

另一方面,则在于广东强大的人口竞争力,每年吸引大批年轻人口入粤。

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了2169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是增量第二的江苏的两倍多。

2024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增量74万,依旧位列全国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广东强大人口竞争力的根源,是其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去年本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得出过一个结论:

广东撑起了中国的就业市场。

五经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国第二第三产业法人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有465.9万个,其次是江苏的290.7万个,山东的278.5万个,浙江的228万个。与GDP排名一致。

河南的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四川的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辽宁的 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东北第一、全国第十三。

全国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同样是广东位居全国第一,拥有496.2万个,其次是江苏的313.4万个,山东300.2万个,浙江243.1万个。

河南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四川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辽宁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量位居东北第一、全国第十三。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从增量角度来看,广东过去五年,无论是法人单位增量还是产业活动单位增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分别增加了153.2万个、157.3万个。

山东两者的增量均位居第二,分别增加了98.4万个,99.6万个。

江苏两者的增量均位居第三,分别增加了85.3万个,90.5万个。

河南两者的增量均位居第四,分别增加了81.8万个,85.6万个。

浙江两者的增量均位居第五,分别增加了73.5万个,75.1万个。

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规模与增量规模,其背后反映的是各地区的经济活动氛围和潜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经济、产业、人口、金融、科技第一强省的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这是广东结婚对数、出生人口、常住人口增量长期霸榜的根本逻辑。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一票否决到弃权

从一票否决到弃权

人间可颂
2025-11-07 15:14:25
飞船外壳疑被击穿,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紧急暂停

飞船外壳疑被击穿,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紧急暂停

元爸体育
2025-11-07 01:11:28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树倒猢狲散!北京某相声社团旗舰店黄了,员工外地走穴去了

观察鉴娱
2025-11-08 10:57:34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房贷还有650万,市场价仅360万,深圳90后业主问“我该怎么办?”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7 11:50:03
特朗普愤怒不已,一连串麻烦都来了

特朗普愤怒不已,一连串麻烦都来了

山河路口
2025-11-07 12:42:45
网传:太子集团高管交完保释金后离开法院,面带笑容,轻松淡定!

网传:太子集团高管交完保释金后离开法院,面带笑容,轻松淡定!

眼光很亮
2025-11-07 17:17:57
生涯5年全部无缘季后赛,匿名球探:三球天赋异禀但对篮球不认真

生涯5年全部无缘季后赛,匿名球探:三球天赋异禀但对篮球不认真

懂球帝
2025-11-08 13:05:03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鋭娱之乐
2025-11-06 17:08:50
朝鲜网吧开业人满为患,都能玩什么游戏?打使命召唤?

朝鲜网吧开业人满为患,都能玩什么游戏?打使命召唤?

军武次位面
2025-11-07 14:52:12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15:03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青梅侃史啊
2025-11-07 09:02:32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终于明白为啥很多有钱人还要上班了!网友分享精辟,贫穷的我破防了

终于明白为啥很多有钱人还要上班了!网友分享精辟,贫穷的我破防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20:01:49
没想到白所成宣判死刑后,他那个不起眼的女婿,才是真正的狠人

没想到白所成宣判死刑后,他那个不起眼的女婿,才是真正的狠人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7 14:04:28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南权先生
2025-10-08 17:00:03
作为24届的探花秀和4号秀,谢泼德与卡斯尔实力差距已越来越大!

作为24届的探花秀和4号秀,谢泼德与卡斯尔实力差距已越来越大!

田先生篮球
2025-11-07 12:20:45
山东省委决定:满慎刚任东营市委书记

山东省委决定:满慎刚任东营市委书记

政知新媒体
2025-11-08 10:47:41
开拓者队记:杨瀚森迅速跌出轮换阵容,当初选他的意义何在?

开拓者队记:杨瀚森迅速跌出轮换阵容,当初选他的意义何在?

狼叔评论
2025-11-08 12:58:03
2025-11-08 13:43:00
城市财经 incentive-icons
城市财经
城市、楼市专业分析
2598文章数 277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本地
数码
旅游

手机要闻

OPPO Reno14系列有多牛!这篇文章告诉你

柔情万种的针织裙,开叉的更显瘦!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AMD Ryzen X3D十月在亚马逊的销量超过英特尔整个CPU产品线

旅游要闻

错过再等一年!巴山大峡谷的百里彩林美成仙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