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海签约现场,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一挥手签下10亿美元订单,一口气买走中国初创企业“时的科技”350架E20飞行汽车。每架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史上最大单笔订单纪录。这批形似科幻大玩具的“空中的士”,翼展12米、时速320公里,充电一次就能搭载5人飞行200公里,即将成为中东土豪们的新玩具。
![]()
好莱坞的创意,中国的生产线。早在1989年,《回到未来2》就描绘了飞行汽车穿梭城市的画面;2007年,美国造出全球首台飞行汽车原型机。然而十八年过去,美国项目纷纷烂尾——Uber Elevate关停,Kitty Hawk出售,Zeva Aero破产。当美国还在技术泥潭挣扎时,中国eVTOL已在中东落地生根。
![]()
中国逆袭的密码藏在新能源产业链中。飞行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技术,美国始终难以攻克能量密度与重量平衡难题。而中国凭借成熟的电动汽车产业基础,实现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全面突破。小鹏汇天利用小鹏汽车供应链,复用70%产线设备,降低成本30%;时的科技E20采用五叶螺旋桨设计,将噪音降至70分贝,相当于普通轿车行驶声。这些技术优势让中东客户直言:选择中国,看中的是“技术前瞻性与系统化交付保障能力”。
王爷们的空中野心正在变成现实。去年沙特测试中国产飞行汽车,在183万人参与的麦加朝觐中,将2小时的地面车程压缩至20分钟;阿联酋新购的350架E20,将用于构建覆盖中东和北非的空中交通网。这些“空中出租车”每架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计划在取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证后立即交付。
![]()
为何中国自己不急着用?背后是场精妙的商业博弈。上海时的科技CEO黄雍威坦言:10亿美元订单是海外拓展的关键突破。让中东国家先试水,实为“借船出海”良策——阿联酋民航总局已启动适航审定谈判,沙特正建立配套法规。中国则可借此积累运营数据,同时依托国内政策东风:上海2024年推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芜湖已聚集近200家产业链企业。
当王爷们在迪拜塔旁搭乘中国制造的“空中的士”躲避拥堵时,深圳白领仍在早高峰的地面车流中煎熬。技术普惠的曙光下,这场“天空权利”的分配竞赛才刚刚开始——若有一天飞行汽车真成为大众交通工具,我们是否会看到新的“空中阶级鸿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