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板栗产业发展调研之旅。此次调研源于团队对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关注,希望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罗田板栗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突破瓶颈、提质增效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出发前,队员们查阅了罗田板栗的地理标志认证、近年产销数据等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提纲。
调研首站是大别山农业智慧园。园区的技术顾问李工热情接待了服务队,带领大家走进板栗产业的“科技世界”。在智能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不同片区板栗的生长数据,温度、湿度等参数可通过系统自动调节;深加工展示区里,从板栗仁的冻干技术到板栗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让队员们看到了科技对产业链的延伸作用。李工介绍,园区已研发出板栗蛋白粉、板栗果酱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打开了年轻消费市场,仅去年就实现深加工产品销售额超500万元。
随后,服务队来到胜利镇的板栗种植园。漫山遍野的板栗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板栗球在枝叶间若隐若现。种植户张大爷带着队员们穿梭在林间,讲解了当地“矮化密植”“花期授粉”等特色种植技术。他指着一棵百年板栗树说:“这棵树结的‘桂花香’品种,栗子又甜又面,每年都被提前预订。”队员们还注意到,种植园里安装了不少太阳能杀虫灯,张大爷解释道,这是镇上统一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既能减少农药使用,又能保证板栗的原生态品质,现在他们的板栗在市场上比普通板栗每斤能多卖2元。
最后一站,服务队抵达三里桥村委会。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村支书、板栗合作社负责人和几位种植大户围坐在一起,与队员们展开了坦诚交流。村支书提到,村里板栗种植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600多亩,覆盖了90%以上的农户,但采收季劳动力短缺、鲜果储存期短导致损耗率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产业发展。合作社负责人则带来了好消息:他们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开通了“板栗专线”,物流成本降低了15%,还与外地超市签订了直供协议,稳定了销售渠道。几位种植户也纷纷发言,希望能有专家来指导科学种植,也想学习如何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自家板栗。
经过两天的调研,“志远”志愿服务队系统掌握了罗田板栗在科技应用、种植管理、市场流通等方面的情况,既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活力,也明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接下来,服务队将整理调研资料,形成包含绿色种植推广方案、品牌建设建议、电商销售培训计划的调研报告,为罗田板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让这棵“山中珍宝”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
图为队员通过显微镜观察板栗细胞结构。 张晓曼 供图
![]()
图为队员正在观察板栗的标本。 张晓曼 供图
![]()
图为队员观察板栗树生长情况。 张晓曼 供图
![]()
图为三里桥村书记对团队调研报告进行指点提议。 张晓曼 供图
![]()
图为村干部与队员们一同开展罗田板栗发展座谈会。 张晓曼 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