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冬季到来,香飘十里的糖炒栗子成为不少人最爱的暖胃小食。在老辈人的养生经里,栗子是“纯阳之果”,秋冬正是吃它的好时候。不过,11月18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赵红梅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提醒,板栗适合秋冬进补,但需因人而异,适量食用,避免养生不当反伤身。
![]()
购买的糖炒栗子。王宁摄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对中老年人健康有益。”赵红梅表示,板栗被称为“肾之果”,能补肾强腰,改善肾阳虚导致的腰膝无力、畏寒等症状。板栗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C,有助抗氧化,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熟板栗可健脾养胃,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赵红梅表示,对于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者,可以早晚吃3~5颗蒸熟的板栗,搭配黑豆粥或羊肉汤效果更佳。脾胃虚弱、易腹胀者可与山药、莲子煮粥,或与猪肚炖汤,增强脾胃功能。血管硬化或血脂偏高者食用,可搭配黑芝麻、核桃仁食用,辅助改善血脂。
“板栗的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过量或不当食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赵红梅表示,对于减肥人群而言,板栗热量较高,易导致每日总热量超标,影响减重效果;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患有胃炎、胃溃疡或肠炎的人群,食用后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引发胃胀、胃痛甚至腹泻,不利于疾病恢复。
此外,板栗含有一定量的糖分,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血糖波动较大的人群来说要谨慎食用,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同时,少数人可能对板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引起重视。
赵红梅建议,每日食用5~10颗,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食用,肠胃功能较弱或控制体重的人,要减少食用量,糖尿病、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控制摄入量。
“食用板栗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比如蒸、煮,既能最大程度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且少油少盐,又避免额外油脂和糖分摄入,更利于健康。”赵红梅表示,板栗还可以与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粗粮搭配食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也可以与肉类搭配,比如板栗烧鸡,营养更均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