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好吃,香脆,还不上火,一抓一大把,嗑得嘴不住。这些年,谁还没被“吃坚果有益健康”的宣传洗过脑?尤其是在各大电商节、促销广告中,坚果们个个打着“护心护脑、抗衰防癌”的金字招牌,仿佛是人人都该囤上几斤的“健康神器”。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吃着吃着肾功能就出问题了,这到底是坚果太“猛”了,还是吃法不对?
![]()
最容易让肾脏吃不消的,就是那些加了不少盐、糖、油脂的重口味坚果。为了提升口感、保质期和“回购率”,很多坚果在加工环节被“包装”得花里胡哨。
比如:蜜汁、焦糖、酥脆、咸香、麻辣……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但这些味道背后,是高钠、高脂、高糖,都是肾脏的大敌。
特别是钠,摄入过多会加重肾小球的压力,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加剧,长此以往,肾脏细胞会因超负荷工作而慢慢坏掉。
有研究数据显示,平均每日钠摄入量每增加1000毫克,慢性肾病风险上升20%以上。市面上一些咸味坚果,每100克钠含量可能高达1000毫克以上,一包就直接“踩线”。
而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人一天可能吃两三包,钠含量翻倍。肾脏本身代谢废物就已经辛苦,加上高钠“压榨”,怎么能撑得住?
![]()
除了钠,油脂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使用氢化油加工的坚果,里头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玩意儿号称“血管杀手”,也是肾功能下降的隐形推手。
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引起血脂异常,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肾脏微血管被堵住,营养和氧气供应被切断,久而久之肾功能就出问题了。
更何况,大量油炸坚果往往热量极高,导致体重上升、代谢紊乱,也增加了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而这些都是肾病的高危因素。
糖分的问题也不小。有些蜜汁核桃、焦糖腰果,糖衣裹得严严实实,每100克含糖量接近30克,简直就是“甜点披上了坚果皮”。
长期摄入高糖饮食,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促进脂肪堆积,诱发胰岛素抵抗。这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让肾小球长期处于高压过滤状态,加快肾小球硬化。别说吃几颗,长期“嘴馋”,肾脏真的会吃不消。
![]()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吃“无糖低盐”的坚果就行了呗。确实,相比起重口味的“调味型”坚果,那些原味、未加工的坚果风险低了不少。但是再健康的食物,吃多了也不合适。
坚果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但它同样热量高、脂肪高。每天一小把,大约25克左右,基本就是极限了。
一不小心吃多了,热量摄入超标,反而会让三高风险加剧,对肾脏照样不友好。
曾经有一项涉及4万多名成年人参与的研究显示,摄入过多坚果与慢性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尤其是在高油脂加工坚果中更为明显。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吃得“养生坚果”,最后却被检查出肾功能不正常。肾脏不像肝脏有再生能力,一旦受损就难以逆转,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是慢性肾衰竭的边缘。
![]()
在吃坚果这件事上,误区可不止调味那么简单。很多人习惯把坚果当作“代餐”或者“减肥零食”。
早餐来点核桃粉,下午茶来点坚果混合包,晚上边追剧边嗑几把巴旦木,看似健康的习惯,实则负担巨大。特别是患有肾功能问题、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警惕这些“伪健康食品”。
有些坚果里甚至加入了大量的香精和防腐剂,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后,需要通过肾脏排出。若本身肾功能不好,这些添加剂在体内堆积,会加重毒性反应,甚至引发肾毒性。
长期吃这些“花式坚果”,相当于每天给肾脏增加“额外工作量”,久而久之肾脏就会罢工。
而市场上那种“混合坚果大礼包”,虽然看起来五彩缤纷、搭配合理,但往往为了统一口味,也加入了盐、糖、香料、油脂等调味成分。
很多人边看手机边吃,一会就能干掉一整袋,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摄入了多少热量、钠和糖。
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群,更容易受这些因素影响,一旦引起高血压、肥胖或者糖尿病,肾脏就是下一个“中招”的器官。
![]()
当然,坚果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怎么吃、吃多少、吃哪种。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模式,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下降。而坚果这种高能量密度食品,在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中,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零食频繁摄入。
有些医生甚至建议慢性肾病中后期的患者尽量不吃坚果类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磷、钾等元素。
像核桃、腰果、开心果等坚果中含有较高的钾,如果摄入过量,容易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律不齐、肌肉无力,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这些问题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发作,就为时已晚。
所以,坚果虽香,也要吃得清醒。每次抓一把之前,得掂量掂量当天的饮食结构、身体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未经调味、无添加的原味坚果,并且控制摄入量,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而对于有肾病风险、慢性病基础、肥胖人群来说,坚果这类高脂肪、高能量食品,真不适合作为日常零食囤着吃。
![]()
别再以为嘴馋几颗蜜汁核桃、咸香腰果没关系,积少成多才最要命。肾脏没有“喊累”的能力,它只能默默扛着所有代谢废物和毒素,等到某天实在扛不住了,才让人发现原来早就出了问题。每一个不经意的小习惯,都可能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坚果不是洪水猛兽,适量摄入、选择健康原味,是可以融入日常饮食的。但不能因为“补脑益智”“护心防癌”就盲目“猛吃”,特别是那些看似美味实则“重口”的加工坚果,表面香脆诱人,实际上可能正是肾脏最怕的敌人。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该有点分寸,不然就是肾脏替你买单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