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通过参加孝道活动,小亮(化名)开始理解我们的辛苦,越来越懂事了。”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的“孝道饺子宴”上,看着儿子小亮熟练地包着饺子,与老人们亲热交流,小亮的妈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正是在孙家寨村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这段时间,通过检察官和社工的齐心帮助,曾经走上歧途的小亮回到了正轨。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难题,该县通过创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创新打造“乡村观护+文化浸润+职业赋能”三位一体矫治体系,将未成年人矫治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为涉罪未成年人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回归之路。
据了解,孙家寨村是“全国文明村”,著名的孝道文化村,从2010年开始,该村就每月组织两次孝道饺子宴,为周边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包饺子、唱大戏,并坚持将孝道文化打造成村庄治理的特色,相继开展“家庭美德大讲堂”、儒家伦理教育等活动。“将观护帮教基地设在孙家寨村,是希望涉罪未成年人通过沉浸式感受中华孝道文化,逐步树立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威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华说,该基地的观护对象平均参与公益活动20次,增加了亲子沟通时长,化解了家庭矛盾,观护对象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进一步加强。
同时,为了帮助犯罪犯错未成年人更好回归社会,该基地依托孙家寨村12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和数字农业产业园,为少年们打开农业种植、电商运营、食品加工等技能实训大门。实习期满后,帮教团队综合评估个人兴趣、能力与适应性,为其规划“新农人”、技能蓝领等多元职业路径,并提供“培训—实习—就业”全链条支持。
“通过三位一体矫治,受帮教的未成年人既补了‘精神钙’,又长了‘真本事’,犯罪犯错未成年人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启人生。”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晓波表示,从2023年基地成立以来,11名受帮教少年已全部实现稳定就业,其中5人熟练掌握现代大棚种植技术。(刘永格、赵国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