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阴影下的众生相:被“算计”的普通人
资本对普通人的压榨,可谓无孔不入,近期激烈的外卖大战,便是绝佳例证。你清晨刷手机抢购的打折蔬菜、中午点的满减外卖、晚上打车使用的优惠券,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已落入资本精心布置的罗网。那些诱人的低价套餐背后,中小老板们的无奈,或许远超你的想象。
有家开了5年的川菜馆,往昔饭点时还需排队等位,如今中午堂食稀稀拉拉,连三桌都坐不满,门口已然贴上转让红纸。老板无奈表示,现在店里生意全靠外卖支撑。一份38元的鱼香肉丝,平台抽成7元,满减后实收25元,扣除食材与打包成本,净利润竟不到5元。
更棘手的是,为争抢订单,不得不参加平台特价菜活动,招牌麻婆豆腐降至9.9元,几乎不赚钱,只为在首页多些曝光。关键是,如今不仅年轻人在手机上点餐,大爷大妈们也被各大外卖平台的百亿补贴吸引,堂食生意锐减一半。众多实体老板纷纷抱怨,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给平台打工。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整个餐饮行业外卖订单占比首次突破50%,然而实体店平均利润率却同比下降17%。这组数据背后,是资本用补贴筑起的“围墙”。
你以为9.9元的炸鸡套餐是平台在贴钱,实则商家需承担八成折扣成本;你觉得3元的奶茶捡了便宜,或许是老板将奶精换成更廉价原料。资本套路便是如此,先用低价将你吸引至平台,再凭借流量规则迫使商家让利,最后挤走无力参与价格战的小个体户。
比如某平台专门针对中老年用户推出的买菜券,硬生生把小区菜市场的张阿姨逼回了老家;面向上班族的午间特惠,让写字楼周边小吃店接连关门。资本玩的并非传统生意,而是数字游戏,他们以亏损换取规模,再凭规模融资,融到资金后继续烧钱补贴。
就像某平台为抢占写字楼市场,给白领连发7天补贴,看似每天亏损500万,实际上股价因此上涨3%,多圈了2个亿。可小商家呢?隔壁老王的粥铺为跟上补贴,一碗皮蛋瘦肉粥从8元降至5元,算上平台抽成,卖一碗亏1.2元,3个月便亏光准备给儿子结婚的15万。
这些套路并非仅存于餐饮行业。社区团购兴起时,资本投入3亿补贴,让大妈们一分钱买白菜,逼得菜市场小贩纷纷改行。网约车平台烧钱抢占市场,如今司机每天需开够12个小时才能回本。资本亏的是投资人的钱,可个体户亏的却是自己的血汗钱,可能是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亦或是起早贪黑攒下的养老钱。
更可怕的是,当资本垄断市场,“镰刀”便会落下。有老板发现,平台抽成已从18%悄然涨至25%,若想退出,保证金就没了;若想自己送餐,平台直接隐藏店铺。有些平台更是过分,一边抽取商家费用,一边给商家放网贷,利息高达18%,用从商家那获取的钱再赚商家利息。
如今打开外卖APP,首页刷到的20家店,全是给平台交了流量费的连锁店。自家小店若不花钱买曝光,就得排在100名开外。当资本用连锁店加补贴的方式干掉10家夫妻店,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家门口熟悉的味道。那个卖了十年馄饨、知道你不吃香菜的张叔,楼下烘焙店记得你女儿爱吃草莓蛋糕的老板娘,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正逐渐被冰冷的资本算法所取代。
但这从一开始就并非普通人的过错。无论你是开店的老板,还是消费的顾客,都只是资本游戏中的棋子。小老板亏掉的血汗钱,消费者未来要支付的溢价,最终都变成资本财报上的数字。这,才是资本最为狠辣之处,它让你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