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银行信贷变天:房贷收紧、还款设限,普通人如何破局?

0
分享至

房贷申请变难?银行年报揭示:业务重心已转移!

37万亿房贷遭冷落?银行年报暴露信贷大挪移真相。

楼市政策松绑,为何房贷反而更难?银行策略大揭秘!

囤房贷款秒批 vs 房贷排队三月:银行的信贷天平正在倾斜。



2025年4月,安徽蚌埠某老旧小区门口挂上了"保障房改造示范项目"的横幅。邮储银行1.45亿资金注入后,403套空置商品房被政府收储,摇身变为保障性住房。而就在同一城市,白领小陈的房贷申请却被银行告知"需补充近三年完税证明",这是他购房路上收到的第3次材料补交通知。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信贷现象,正在中国银行业密集上演。光大银行5亿元改造上海178套"老破小"为人才公寓,青岛银行公开宣布"2025年主攻对公业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设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攀升0.33%,浦发银行按揭贷款审批周期从15天延长至45天。

大伙儿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就能秒懂:





翻开2024年银行年报,对公业务营收增速比零售业务平均高出4.2倍:

工商银行公司贷款余额突破17.48万亿,增速8.3%远超个人贷款3.5%

平安银行对公利润占比从11.9%飙升至79.7%,零售利润却暴跌94%

招商银行对公利润增长20.48%,零售利润下降9.28%,打破"零售之王"神话

这组数据揭开了银行业务转向的底层逻辑:当个人房贷平均利率跌破3.5%,对公贷款却能维持4.2%以上息差。更关键的是,六大行对公贷款不良率平均0.76%,而个人贷款不良率已达1.43%。

去年,大多数银行表现出“对公业务利润增长,零售业务利润下降”的特征。

具体情况,大家可参考下图,统计的正是2024年部分国有、股份行利润变化情况。



案例1:邮储银行的"蚌埠模式"

在安徽蚌埠的保障房项目中,邮储银行创新采用"收购-改造-租赁"闭环:

政府筛选符合条件存量商品房

银行提供专项收购贷款(年利率4.05%)

住建部门统一装修后纳入保障房体系

该模式既消化了当地12.3万套商品房库存,又让银行获得稳定收益,更关键的是——1.45亿贷款对应403套房源,平均单套融资36万元,远低于开发商项目贷风险。

案例2:光大银行的"魔都变形记"

上海杨浦区178套90年代老房改造,光大银行提供5亿元15年期贷款:

将40-60㎡老房扩建为70-90㎡人才公寓

引入智能家居、共享办公等新业态

与区政府签订10年包租协议(年租金收益率5.2%)

这种"城市更新+人才引进+稳定收益"的组合拳,让该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保持在0.7%低位。





银行集体"变脸"背后,是三重压力测试:

政策考核压力:制造业贷款增速需超12%、绿色信贷占比提升至15%的监管指标,倒逼银行调整信贷结构

风险控制压力: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金额突破1239亿,同比激增26.3%,而企业贷款违约率同比下降1.8%

盈利生存压力:对公业务综合收益率达3.2%(包含代发工资、供应链金融等衍生收益),是零售业务的1.7倍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现在放1亿制造业贷款,能直接完成银保监会的三项考核指标,而放1亿房贷只能算普通业绩。"



面对信贷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需掌握三大生存法则:

信用资产化

工资流水需覆盖月供2.5倍(2025年银行普遍要求)

个人所得税APP年度申报记录需完整(替代传统收入证明)

建议保持征信查询次数季度≤3次(部分银行已设红线)

杠杆精算化

存量房贷利率高于5%可考虑提前还款(需计算违约金成本)

消费贷余额需控制在年收入30%以内(多家银行内部风控新规)

优先偿还利率超6%的信用贷(避免影响房贷审批)

政策套利术

重点城市人才购房补贴(如上海临港片区最高200万)

共有产权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新政

"卖旧买新"退税优惠延长至2027年



【未来三年信贷预言】

房贷分层化:公务员、国企员工审批通过率将比自由职业者高37%

对公赛道内卷:绿色信贷、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可能出现"价格战"

零售业务触底:2026年或迎来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改革窗口

正如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所说:"未来不会存在纯零售银行,但对公业务必须成为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在这个信贷资源配置重构的时代,普通人更需要读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语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05:22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谜想计划
2023-10-08 10:17:36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近史谈
2025-08-23 14:31:59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雷速体育
2025-09-19 19:53:23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清风拂心
2025-08-21 17:15:06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蒂蒂茱家
2025-09-18 19:33:47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搬砖营Z
2025-09-18 17:52:06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诗意世界
2025-09-19 17:41:43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小咪侃娱圈
2025-09-18 10:55:09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天津人
2025-09-19 21:09:27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56:48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红色先驱
2025-09-18 19:45:05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0:10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有戏
2025-09-17 17:48:36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百态人间
2025-09-10 16:01:34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9-12 14:21:16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创意社V
2025-09-04 10:46:4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2025-09-20 04:23:00
城市观察哨
城市观察哨
城市观察哨,带你观察城市的每个角落
286文章数 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本地
亲子
手机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手机要闻

小米 17 Pro 系列手机用上 L 型电池,背屏斥资 10 个亿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