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武义县壶山街道齐心社区的一条小巷悄然走红。一面长达60米的彩绘墙以明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创意吸引市民纷纷驻足打卡,泡泡糖、花环少女、七个小矮人凸透镜等童趣元素与熟溪桥、晨晖壶山等地域符号相映成趣,成为县城新晋网红地标。这面墙的背后,是社区与聋哑画师李明丽历时两个月的匠心创作,更是社区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品县城建设的生动实践。

![]()
“李老师的构图能力和色彩表现力很强,但如何将壶山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我们讨论了一个多月。”齐心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新俊的办公桌上,仍保留着一些设计手稿。从5月底启动项目开始,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带着设计稿来到李明丽家中,通过手语翻译和文字交流,逐帧推敲画面细节。徐新俊翻开手机相册,记录着创作历程:6月6日的讨论会、6月25日高温下的现场调色、7月6日完工时的击掌庆祝……
![]()
![]()
![]()
六七月的热浪炙烤着巷道,李明丽的身影每日准时出现在移动脚手架上。这个扎着马尾的姑娘用画笔代替语言,在烈日下连续工作。社区居民陈阿姨目睹了创作的艰辛:“天气热,颜料在墙上干得特别快,李老师经常要踮着脚尖抢时间,汗水顺着额间往下淌,后背常常湿透,但她始终挂着笑容,是个非常坚韧的小姑娘。”
![]()
见到李明丽时,她正将党徽标志拓印到外墙上,沾着颜料的手指在阳光下翻飞起舞。她害羞地比划着手语:“感谢社区提供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实现自我价值。”

![]()
这面彩绘墙所在的背街小巷,曾因地理位置隐蔽、巷道狭窄曲折、人口密度大,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面临“治理盲区”的困境。徐新俊带领社区团队主动走访周边居民征集意见,最终确定“文化赋能”的改造思路,并结合实地情况,以改善居民环境,提升市容市貌为出发点,邀请社区的小巷达人参与打造这条“网红”小巷。目前,第一期彩绘工程已完工,以复古风为主题的第二期彩绘墙即将开工,希望社会各界有兴趣的达人能够一起参与设计、打造。
![]()
“精品县城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的大合唱。”徐新俊指着墙上“壶山新秀”的落款说,“我们期待的精致壶山什么样?是李老师的这样的达人被发现,是整个社区从‘旁观者’变成‘创作者’的转变。这样的精致,才带着温度,透着生机。”从“治理痛点”到“城市亮点”,齐心社区用一支画笔,勾勒出共建共享的幸福轮廓。

![]()
【记者手记】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书桌上一叠改皱的设计稿、画师衣衫的汗渍、市民手机里的打卡照,默默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密码:当社区俯身托起每个微光梦想,最寻常的小巷,也能生长出惊艳整个县城的光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