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周口市召开第25批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周口队员载誉归来慰问座谈会。13名医疗队员,在圆满完成422天跨国医疗援助任务后共聚一堂,分享援非经历,传递医者大爱。
座谈会上,队员们分享的援非故事令在场者动容,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期间,医疗队针对当地疾病特点,重点突破妇幼健康、慢性病管理和中医适宜技术三大领域,不仅以卓越的医疗技术赢得国际赞誉,更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为埃塞俄比亚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队队员李浩说:“援非期间我们跟着刘院长在万里之外的东非高原,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的除夕夜,当大家准备开饭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急诊保障的任务,另外一个医疗队的援非人员突发脑梗,经过刘院长的细心指导、统筹安排,紧急调配人员、物资、医疗,经过我们四五个小时埃塞转机的应急保障,患者转危为安,到目前为止这位患者恢复的挺好,虽然说那次年夜饭我们没有吃好,但是我们的战友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我们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据悉,中国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共有16名队员,其中13名来自周口,自去年5月9日启程队员们克服高原缺氧、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在埃塞俄比亚这片热土上书写大爱篇章,以行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医疗队队长刘俊英说:“在埃塞我们是跨国医疗桥梁的搭建者,回国后我们是百姓健康屏障的打造成者,作为院领导班子的一员,如何将援外医疗精神融入到‘三明医改’中,融入到‘三医联动’,融入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各项决策中,是我未来的打算和计划之一。总之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注定将成为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份财富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国家,也属于人民,更属于我的家人,今后我将毫不吝啬的将这一份宝贵的财富向社会,向人民,向家人进行分享。”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璐
编辑/柴秀杰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