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人郑直曾写下《我所警惕的新闻叙述方式》,批评《三联生活周刊》以上帝视角记述4名教师投毒案。那些以上帝视角来解释天水所有疑点的人,所犯的错误比三联大得多。
前文回顾:
天水铅与铅寻,给了全民一个福尔摩斯的机会。
昨天开始,很多人宣布已经破案了。
他们都是一群聪明人,有着上帝的视角,宣称从官方通报的层层矛盾中,略作一些修正,就发现了铅中毒的真相。
他们说,自己能解释所有疑点;他们说真相就是这个样子;他们说,多数质疑毫无价值。
他们开始最高级的洗地。
1
我们先看官方通报的说法:
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要求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天水市麦积区联合工作组发现,褐石培心幼儿园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这里一个大的问题是:彩绘颜料有强制性的含铅标准,不能超过90毫克/千克,所以无论加入多少彩绘颜料到食品中,都不可能达到1340毫克/千克的标准。、
另外,彩绘颜料有异味,掺入会难以下咽。
最初的福尔摩斯是有科普博主承担的。他们用中铬黄(主要成分是铬酸铅)加入面团进行试验,发现的确可以变黄,而中洛黄的含铅量高,可以与面团混合到1340毫克/千克的含铅标准。
有点小缺陷的地方是,达到1340毫克/千克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黄。
他咀嚼了几下含铅食品就吐掉漱口,说因为加了糖,所以吃起来和馒头的味道差不多。只有回甘时有点异味,但不敏感的人可能注意不到。
但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有异样的感觉,舌头根部很干燥。
差不多就是这样。这个时候都还是正常的。
然后很多自媒体开始发挥,说真相就是:幼儿园错买了中铬黄,它比食用色素便宜很多,官方通报错把工业颜料说成了彩绘颜料……
一切似乎都解释通了。
但是,并没有解释,如果咀嚼两口吐出漱口,一小时后就能感觉到明显的麻木与异样感觉,长期当饭吃会察觉不出问题?
如果说,幼儿比较大条,但很多幼儿园老师也铅中毒,他们也无感觉吗?
而且,中洛黄中含有六价铬,这东西会比铅更早要走你的健康甚至生命。但所有的解释在此都很模糊。
![]()
另外,那绿色和红色的添加剂又是什么?有对应的高含铅无异味颜料?如果说红、绿是正常色素,那采购员是如何采购的?即便不在同一家商铺购买,价格的巨大差异不能令采购员有所疑惑吗?
更何况,中洛黄包装上明确标注“不可食用”,都看不到吗?舌根麻木的师生们没有一个人会做此联想吗?
2
即便官方通报没有显在的矛盾,质疑仍有合法性。毕竟天水2006年发生大规模铅中毒事件,源头就在距离幼儿园数百米之遥的铅厂。
现在倒好了,因为官方通报有了明显的矛盾,自媒体博主们把这个矛盾部分圆了回来,就宣称发现了真相。
这当然算最高级的洗地。有人甚至连幼儿园从上到下怎么分工都能还原出来,这真是太聪明了…
事实纠偏,要调查组来说明。不能你跳出来说:调查组说的不对,只是有个失误,我给他纠正一下就是事实了…这涉及调查组拒不回应质疑时,媒体与意见领袖的最基本伦理。
曾有一桩著名的媒体公案:2001年5月,湖北钟祥市贺集二中发生136名师生食物中毒案,警方称通过测谎仪锁定4名教师为嫌疑人,媒体随即发布“案件告破”新闻。后来证实这是一起冤假错案。
媒体人郑直写下《我所警惕的新闻叙述方式》,批评三联生活周刊以上帝视角记述4名教师投毒案。
那些以上帝视角来解释天水所有疑点的人,所犯的错误比三联大得多。
这有点像警方说4教师投毒了,但在毒物来源有明显矛盾。这些人跳出来说,五公里外有一家卖老鼠药的,4个教师有可能是从那里买的,警方只是还没注意到此…所以只要将这家老鼠药店纳入视野,一切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这不是洗地吗?
主观上可能没有,客观上就是。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