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要介绍的区划名称位“大户陈家乡”,系上世纪后期招远县(市)所辖乡镇之一。
关于“大户陈家乡”的基本情况,1991年版《招远县志》记载道:大户陈家乡,位于县域中西部,距县城10.5公里。东依招城镇,南接道头镇,西界掖县(现莱州市),北邻蚕庄、金岭两镇,面积38.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乡驻地大户陈家村。值得一提的,其38.4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在当时招远县16个乡镇中是最小的一个。
在明清时期,招远县实行乡社制度,即“县下设乡、乡下有社、以社领村”,全县共设有四乡四十八社,而“大户陈家”并不在其中。根据记载,这片区域当时属灵山乡香山社管辖。而所谓“香山社”,应是因“香山”这座山峰而得名。在如今的电子地图上,香山被标注在上华山村东北方位。实际上,这附近还有一座名为“华山”的山峰,周边的西华山、中华山、上华山这三个村庄,皆是以此山而得名。
“大户陈家乡”这个区划,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较晚。根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设立人民公社时期,这一带分别属于“华山公社”和“金岭公社”管辖。直到1971年,大户陈家乡的前身“大户陈家公社”才设立。到了1984年,随着公社改为乡镇,大户陈家乡正式出现在招远县的版图上。
![]()
(▲大户陈家乡的位置示意)
根据记载,大户陈家乡所辖的19个村庄分别是:大户陈家、上夼、古宅、于家埃、西华山、中华山、上华山、北冯家、香沟、荆王家、小河宋家、小河刘家、赵书策、南冯家、侯家沟、谢家沟、塔山黄家、塔山原家、西梧桐夼。
“大户陈家乡”因乡驻地在大户陈家村而得名。所谓“大户陈家”,按照地名资料收录的说法,即指“陈姓兴旺”之意,据说陈姓先祖是在明初由“四川”迁来,逐渐繁衍壮大,故称“大户陈家”。
与“大户陈家”村类似,南北冯家、荆王家、小河宋家、小河刘家、谢家沟、塔山黄家、塔山原家等村,同样直观地体现出村庄的主要姓氏,而侯家沟则最初是侯姓建立,但如今村中现已无侯姓,而是有刘、单、闫、冯、姚、陈等姓氏。至于赵书策村,情况则较为特殊。根据记载,该村由赵姓人建立,取名赵家沟,后来为了纪念抗战殉国的烈士赵书策,就改名为“赵书策村”。
相对而言,在大户陈家乡范围内,刘姓分布最为广泛,大户陈家、于家埃、西华山、中华山、上华山、古宅、上夼、赵书策、香沟、小河宋家、小河刘家、侯家沟等村皆有刘姓居住,尤其以西华山、中华山、上华山、侯家沟等村分布集中。
大户陈家乡辖区内多山地丘陵。受地形影响,该乡19个村的规模差异较大,多者可达四百余户,如乡驻地大户陈家、古宅,少者则在百户以下,如于家埃、塔山黄家、谢家沟,其他则在中间不等。根据1997年时的统计,大户陈家全乡总人口为12390人。
由于面积和人口规模都比较小,大户陈家乡未能实现“撤乡设镇”。根据史料记载,1996年7月,随着大吴家乡改为齐山镇,招远范围内仅有大户陈家乡未改镇。到了2000年,在区划调整中,大户陈家乡成为历史,其辖区先是合并至蚕庄镇,随后包括原乡驻地大户陈家村之内的13村又划归金岭镇。也就是说,原大户陈家乡的地界,现分属金岭和蚕庄两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