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儿。
湖南男孩小凯高考575分,结果被父母换锁断网扫地出门。
媒体镜头里的他哭诉自己睡楼梯间、每天只吃一顿饭,说父母"只认分数不认人",评论区炸锅:"什么魔鬼父母?""分数就这么重要?"
![]()
前些天,网上几乎一边倒地对这对父母辱骂、批判,我心里一直存在担忧:咱们是不是又被某些人带了节奏,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咱不了解的实情?
昨天终于把事情来龙去脉搞清楚,但也被气得不轻——不是气父母狠心,而是气这孩子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倒打一耙曝光父母,把咱们当猴耍了一把。
父母赶他出门,根本不是因为分数,而是这孩子亲手毁了自己——从年级前50的清北苗子,变成了砸家、烧作业、以死相逼的"问题少年"。
短短三年时间,他为啥变成这样?
一、从"清北苗子"到"问题少年":他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
咱们先看一组数据:小凯就读的长沙长郡中学,一本率98%,985录取率超85%,每年清北稳定录取60~80人,所以他入学时年级前50名的成绩,保底清北问题不大。
高一开学没多久,小凯非要买手机,还拍着胸脯跟父亲保证"绝对不影响学习"。
可拿到手机后,他直接放飞了自我,沉迷其中:晚自习溜号、早自习躲厕所、学校大会想来就来。期末成绩毫不意外地从100名暴跌到600名。
![]()
父母劝过、骂过,甚至签了"戒手机保证书",结果呢?保证书成了废纸,他反而变本加厉。
在一次因手机发生争吵后,父亲忍无可忍地砸了手机,结果小凯直接暴走:烧了暑假作业、砸了电视冰箱、剪毁所有空调线(只留自己房间的)。甚至还跑到外婆家写遗书威胁自杀。
但是,在媒体镜头里,他似乎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做错,反而怪父母控制欲强,是老封建思想。
高考结束后,小凯在家昼夜颠倒玩手机,父母让他要么守规矩交手机,要么找份暑假工,他根本不听。父亲给他找个份兼职,结果人家干了不到三天就不去了,理由是"体力活太累"。
说真的,我要是他爸,估计当场血压拉满,暴揍一顿了。
二、父母的"狠心",是攒了多年的失望
![]()
网友骂父母"冷血",但请大家看看这对父母做了什么:为了陪读,在长沙和老家两地奔波六年,租房子住;孩子成绩下滑后,没放弃,而是想办法戒手机、签协议;高考后还给了三个选择,希望他们承担起一点责任,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
这期间,他们又做过多少努力,给过孩子多少次机会,尝试过多少种能让孩子改变的方法?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大概也都能想象的到。只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没能带来改变。
在媒体报道视频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愤怒。
妈妈在回答媒体问题时,儿子骂了一句"你放狗屁",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失望透顶,妈妈默默忍受了,没有做出任何反驳、反击,甚至语气都没有发生变化。
![]()
这一幕让我替她感觉心酸和不值,我无法想象她那一刻内心是多么痛苦和绝望。那可是她怀胎十月,含辛茹苦十多年养大的儿子呀。换做是任何一个为人父母的,那会是什么“体验”?
所以,这对父母,根本不是"唯分数论"!
妈妈说"守好底线和规则最重要",爸爸说"只要他能对自己负责"——比起985的文凭,他们更想要一个懂感恩、有担当的儿子。
可小凯呢?把父母的付出当空气,把管教当迫害,甚至在镜头前卖惨博同情,试图用舆论逼父母低头。
这种操作,跟网上那些"挂父母"要生活费的巨婴:"我妈不给我买最新款手机,是亲妈干的事吗?"有啥区别?
网上有人骂这对父母无情,以为父母真的想赶孩子走?
![]()
换锁断网的背后,是攒了多年的失望:我教你规矩,你当耳旁风;我给你机会,你当垃圾扔;我掏心掏肺对你,你拿刀子捅我。
换做是你,能忍多久?
三、人生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这事儿之所以让人痛心,是因为它戳中了很多家庭的痛点:咱们到底要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1.分数是锦上添花,责任感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985固然光鲜,但如果孩子没责任感,就算进了名校,也可能沉迷游戏、挂科退学(别杠,网上例子一大把,985也有淘汰率)。
反过来说,就算考不上顶尖大学,只要肯踏实做事,一样能活得漂亮。我有一哥们儿,高考失利上了专科,毕业后从销售做起,现在自己开了家小公司,比当年很多一本同学混得都好。他说:我爸妈没逼我考名校,但从小教我'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2.别把"原生家庭"当遮羞布,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小凯已经18岁了,他认为"父母控制欲强",但他却忘了:手机是自己非要买的,熬夜玩手机是自己选的,砸家威胁也是自己做的。
都成年人了,凡事还怪父母,自己啥也没做错,合着全世界都得围着你转,为你的错误买单?
我是80后,我这代人,小时候谁没被父母打过骂过?
当年我因为放学进游戏厅,被我爸拿皮带抽得屁股开花。而现在的孩子,劝说几句就喊"PUA",骂两句就说"窒息",棍棒教育也成了落后的方式。
虽然说时代变了,教育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苦口婆心”,面对一些懂得比父母都多的孩子,实在是起不到丝毫教育效果。
3.父母的"狠心",有时是最后的救命绳
换锁断网这招,看着绝情,何尝不是小凯父母的"无奈之举":既然道理讲不通,那不如让社会教他做人。
他不是觉得父母管得多吗?那就自己去社会上生存,那里没有父母管着。
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纵容,而是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
![]()
今天舍不得让他吃苦,明天社会就会让他吃更大的苦;今天替他扛下所有,明天他就会成为扛不起任何事的巨婴。
这事儿到现在,还有人在纠结"575分够不够好",我想说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一个孩子,从顶尖名校的潜力股,堕落成连基本道理都不懂的巨婴,还主动联系媒体,把父母描述成一对冥顽不化的老封建,试图借助舆论的力量达到自己那点‘自私’的目的。
这样的孩子,需要被社会毒打才能清醒,他的父母做得对!
全文完,感谢阅读,喜欢请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