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了一条震动全球军事界的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目前该航母的维修和现代化升级工作已暂停。海军和联合造船公司的代表将在近期决定这艘俄罗斯舰队旗舰的未来命运。这一决定标志着俄罗斯海军战略的重大调整,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广泛关注。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航空母舰于1991年服役,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重要军事遗产。该舰曾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叙利亚参加作战行动,舰载战斗机联队飞行员执行了400多次作战飞行。
从叙利亚战场归来后,该舰被送去船坞进行维修和现代化升级,最初计划于2022年恢复服役,但相关截止日期一再推迟。维修期间,这艘航母还发生了多起事故,包括2018年10月俄罗斯最大的浮动船坞沉没导致舰体受损,以及2019年12月舰上发生重大火灾。
![]()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上将向《消息报》表示,停止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他认为,即使完成现代化升级,俄罗斯海军也不再需要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航母。阿瓦基扬茨进一步指出,如果决定不再继续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号只能被切割成金属作废物利用。
支持报废拆解观点的主要理由包括:"库兹涅佐夫" 号自2017年开始维修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严重事故,维修成本不断攀升。据报道,仅修复2019年火灾造成的损失就需耗资高达3.5亿卢布(约3200万元人民币)。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伊利亚・克拉姆尼克指出,这艘舰艇在物理上已经相当老旧,设计过时,动力装置也不太可靠。
克拉姆尼克研究员指出,"库兹涅佐夫" 号将在10年后满50岁,即使能勉强服役到2040年,也已是强弩之末。2025年维修再度暂停时,"库兹涅佐夫" 号船体已遍布修复痕迹,原始动力系统故障率超四成,四台蒸汽锅炉仅两台能运转,最高航速不足18节。
![]()
俄罗斯2025年总预算41.5万亿卢布中,国防与安全支出占比41%,而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被持续挤压,实在没有足够资金来维持这样一艘钢铁巨兽的维修和运营。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仍有部分专家和军方人士支持继续维修 "库兹涅佐夫" 号航母,主要理由包括:航母作为海军力量的象征,对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如果 "库兹涅佐夫号" 退役,俄罗斯将成为联合国五常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航母的国家,与其 "世界第二军事大国" 的地位不相符。
俄罗斯军事专家丹德金认为,尽管无人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执行远程任务时,没有空中掩护是不可行的。丹德金指出,俄罗斯拥有载人海军航空兵,这是航空兵中的精英,如果没有航母作为平台,这些飞行员的训练和作战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可以考虑将 "库兹涅佐夫" 号出售或与其他国家合作维修使用,主要理由包括:俄专家建议将 "库兹涅佐夫" 号航母卖给中国,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这样俄罗斯不仅可以省去继续维修的巨额费用,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更新海军其他舰艇。
中国网友曾喊话 "可以到中国船厂进行维修升级",中国可能又快又好完成任务。或者,俄罗斯可以从中国重新采购一艘航空母舰,毕竟中国大连、上海都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重新造一艘新的航母也并非难事,如果无法付现金的话可以用石油进行交易,这样也可以让俄罗斯紧绷的经济得到暂时喘息。
还有观点认为,可以将 "库兹涅佐夫" 号改造为其他用途,如:有人建议,俄罗斯这艘航母干脆改成博物馆好了,不仅能节省资金,还能通过展览获得一些收益,给前线俄军补贴一下。即使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库兹涅佐夫" 号仍可作为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平台,或者用于海军人员的培训。
![]()
俄罗斯军方内部不少观点认为,把资金用在建造护卫舰或核潜艇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认识反映了俄罗斯海军战略从远洋进攻向近海防御和区域拒止的转变。
自开战三年多,俄罗斯海军被乌克兰使用各种武器摧毁了28艘舰艇,包括黑海舰队旗舰 "莫斯科号" 巡洋舰。乌克兰持续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迫使黑海舰队大部分舰艇远离战场,撤回俄罗斯本土港口,失去了对黑海关键海域的绝对控制权,充分暴露了其实力的下降和脆弱性。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和高速无人艇对沿海地区海军舰艇威胁越来越大,俄罗斯海军大部分舰艇都是被这些新型武器装备摧毁的。这一实战经验使俄罗斯海军认识到,传统大型水面舰艇在面对现代非对称作战威胁时的脆弱性,从而重新评估航母的价值和作用。
俄罗斯海军战略的调整也是导致对航母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普京于2025年5月30日,批准了一项未来25年的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该战略着眼于2050年,旨在确保俄罗斯在北极等关键区域的影响力,优先发展潜艇和北极能力是更务实的路径。这一战略调整表明俄罗斯海军将资源集中于更符合当前战略需求的领域。
苏联解体34年后,俄自主建造最大军舰仅为4700吨级护卫舰,黑海舰队旗舰 "莫斯科" 号竟被乌军老式反舰导弹击沉,这严重打击了俄罗斯发展大型水面舰艇的决心。俄罗斯造船业实力不足以建造一艘新的航母,这也是俄罗斯考虑放弃 "库兹涅佐夫" 号的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后,航母建造技术体系分崩离析,相关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俄罗斯在航母维修与升级的关键技术上存在诸多短板,像航母动力系统的更新换代、舰载机适配技术的优化等,都面临重重挑战。
面对航母可能退役的情况,俄罗斯海军很可能进一步加强核潜艇力量建设,这是基于以下考量: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强、生存能力高、打击范围广等优势,是俄罗斯海基核威慑的重要力量。俄罗斯海军拥有79艘潜艇,包括14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这是俄罗斯海军的核心优势。
俄罗斯可能进一步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与远程精确打击系统,作为替代航母的战略选择:随着海战形势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俄罗斯更加强调反介入 / 区域拒止战略,航母与现代军事需求的相关性有所降低。以太平洋舰队前司令阿瓦基扬茨为首的实战派断言:"航母已是消亡的武器!" 他们算了一笔账,库舰单日航行成本超300万美元,而一枚 "锆石" 高超音速导弹仅需200万美元,后者足以威慑千公里外目标。
![]()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没有必要购买俄罗斯放弃的航母呢?
"库兹涅佐夫" 号与中国辽宁舰(原 "瓦良格" 号)是姊妹舰,具有相似的设计和结构。中国从乌克兰买来 "瓦良格" 号这艘价值八千万美元的 "废铁" 航母,虽然动力系统核心部件不翼而飞,但它让中国的工程师们省去了从零开始、闭门造车的漫长摸索。那些看似空洞的船舱和管道,藏着的是苏联几十年航母设计的经验与教训,这些无形的知识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历史,从 "辽宁舰" 开始有了可以实践的平台,飞行员们提前十年开始了航母舰载机的起降训练,这是航母形成战斗力最艰难、最危险的一步。如果中国购买 "库兹涅佐夫" 号,可以将其作为额外的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平台,加速飞行员培养。
通过对 "库兹涅佐夫" 号的维修和升级,中国可以进一步积累大型航母维护和现代化改造的经验,这对中国未来航母的维护和升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库兹涅佐夫" 号可以作为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协同训练的补充平台,提高整个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和协同水平。
从实战能力和战略影响角度看,如果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来到中国,到2025年左右中国就有4艘航空母舰已经具备战斗力了。3艘6.5万吨的滑跃起飞航母可以搭载最少72架歼-15舰载机,1艘8万吨的弹射起飞航母可以搭载50架的歼-15或者第四代舰载机。这将显著增强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当下南海和黄海的海上军演,也需航母助阵。而如果库兹涅佐夫号能够在辽宁舰服役前后加入中国海军,并接受装备技术改造,改造的幅度应该会小一些,毕竟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一艘完整的航母。那么,可以预见,辽宁舰和山东舰在交替轮换维护部署的时候,将不再孤独,中国海军目前存在的航母荒问题,将会获得极大改善。
最近几年,有不少观点认为航母就是一个巨大的“铁棺材”,战时可能就是导弹的靶子。【兵国大事】认为这是比较武断和片面的看法,我们只有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和情况来判断才行,何况中国的防空系统有足够能力应对。如果俄罗斯真的愿意卖给我们,其实真的可以考虑和评估再决定要不要。
![]()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洋权益,包括众多岛屿、海域以及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母作为海上作战平台,具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投送兵力、实施作战任务。它可以搭载多种舰载机,形成空中、海上、水下一体化的作战体系,为中国在海洋方向的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在应对岛屿争端、反海盗护航、海上反恐等任务中,航母战斗群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航母无疑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包括研发设计、建造施工、武器装备配置、人员培训以及后续的维护保养等多个环节。一艘现代化航母的造价高昂,再加上其配套的舰载机、护航舰艇等,整体成本更是不菲。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具备承担发展航母所需经济成本的能力。而且,发展航母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船舶制造、航空工业、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长远来看,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航母的成本。海上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航母能够保障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在海外的利益日益增多,对远洋运输通道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保障海外利益的安全,维护国际海上秩序,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任务。航母是中国海军实现远洋作战能力的核心装备。
航母战斗群能够远离本土,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作战任务,为中国的海外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例如,在亚丁湾护航行动中,航母可以为护航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和情报支持,提高护航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航母还能够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海上搜救等任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从军事战略、经济成本、技术发展、区域威慑能力和远洋作战能力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应该继续发展航母。发展航母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需求,也是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