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连续加班熬夜后,脑袋像被无形的绷带紧紧勒住,又或是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痛,吃了止痛药也不见缓解。去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你不是偏头痛?其实,你可能正在被一种 “假性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困扰,而它,正让无数人陷入焦虑与恐慌。
![]()
01
被误解的 “假性偏头痛”: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之一,不同于偏头痛典型的单侧搏动性疼痛,它的痛感更像是双侧头部的紧箍感、压迫感,程度多为轻至中度,通常不会伴随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的症状。正因症状与偏头痛有相似之处,加上公众对头痛疾病认知不足,很多人误将其当作偏头痛,甚至怀疑自己患上脑部肿瘤等绝症,陷入过度检查与治疗的怪圈。
![]()
02
熬夜、压力大,正在悄悄 “引爆” 你的头痛
为什么紧张型头痛总在熬夜、压力大时 “找上门”?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与心理机制:
肌肉紧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会导致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压迫周围神经,引发疼痛。就像一根紧绷的橡皮筋,时间久了必然断裂,肌肉过度紧张也会 “拉响警报”。
![]()
神经递质失衡:压力状态下,大脑中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影响痛觉传递,让你对疼痛更加敏感。
生活习惯紊乱:熬夜打乱生物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进一步削弱身体调节能力,为头痛埋下隐患。
03
如何区分 “真偏头痛” 与 “假性偏头痛”?
症状类型
紧张型头痛(假性偏头痛)
偏头痛
疼痛部位
双侧头部(头顶、后枕部常见)
单侧头部(太阳穴、眼眶周围)
疼痛性质
紧箍感、压迫感、钝痛
搏动性疼痛、跳痛
疼痛程度
轻至中度,不影响日常活动
中至重度,常伴随恶心、呕吐
诱发因素
压力、疲劳、不良姿势
饮食(如奶酪、巧克力)、激素变化
缓解方式
休息、放松肌肉
服用特异性药物、避光休息
04
别让焦虑加重头痛
临床上,因紧张型头痛反复就医的患者不在少数。
![]()
- 有人因持续头痛做了多次脑部 CT,甚至怀疑自己患上脑癌;
- 有人长期服用偏头痛药物,却始终无法缓解症状。
事实上,紧张型头痛是一种功能性疾病,通常不会对大脑造成器质性损伤。过度焦虑不仅无法缓解疼痛,还会形成 “压力→头痛→焦虑→更严重头痛” 的恶性循环。
05
科学应对紧张型头痛:从自救到治疗
01
日常自救小妙招
放松肌肉:每天花 10 分钟做颈部拉伸(如头部后仰、左右侧倾),或用热毛巾敷在后颈,缓解肌肉紧张。
![]()
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伏案工作,保持头部与脊柱呈自然直线,减少颈部压力。
情绪管理:尝试冥想、深呼吸、瑜伽等减压方式,或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
02
专业治疗方案
若头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 15 天)或严重影响生活,需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结合的方式: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抗抑郁药(调节神经递质)等。
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按摩、针灸)、肌贴治疗、中频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情绪)。
![]()
微创治疗:疼痛科可以采用精确影像引导微创治疗改善头颈部神经肌肉反射功能,放松紧张的肌肉及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成为改善症状和临床治愈的重要一环。
![]()
06
警惕!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虽然紧张型头痛多为良性,但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及时排查其他疾病:
- 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伴随呕吐、视力模糊;
- 头痛伴有发热、颈部僵硬;
- 头痛与外伤、头部撞击有关;
- 50 岁后首次出现头痛且症状持续加重。
头痛不是小问题,但也不必过度恐慌。下次熬夜加班后再出现头部紧箍感,别再盲目给自己贴上 “偏头痛” 的标签。学会科学识别、正确应对,才能真正摆脱头痛困扰,让大脑重获轻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