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命钱来了!
6月30日,香港顶级豪门郑氏家族,终于等来“救命钱”。
这个郑家,正是“周大福”珠宝的创办者郑裕彤家族。
此次,郑氏家族通过多方助力斡旋,终于获得了银团882亿港元的债务再融资。
正是这笔钱,让郑氏旗下险些爆雷的地产企业新世界发展,有了至少3年的喘息机会。
![]()
据知情人透露,郑氏旗下的新世界的财务危机由来已久。
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新世界一直在债务泥潭中挣扎,其综合债务净额高达1246亿港元,急需875亿港元续命。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郑裕彤家族可是实力雄厚的香港老牌豪门,怎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亏空?
事实上,新世界的财务困局,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财务困境,更折射出香港传统豪门在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深层结构性危局。
![]()
在香港富豪圈,以郑氏家族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1940年,年仅15岁的郑裕彤从老家广东顺德,来到父亲老友周至元在澳门创办的“周大福金铺”,跟着学做生意。
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郑裕彤,深受周至元的喜爱,干脆招他做了女婿。
![]()
郑裕彤也没有辜负岳父的期望,很快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商业天赋,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周大福总行从澳门带到了香港。
岳父去世后,郑裕彤正式接管周大福,开启了郑氏家族的强势逆袭之路。
当港澳地区的金铺普遍主打“99金”,也就是“成色为99%”的黄金时,周大福却适时推出了“四条九足金”,即“成色为99.99%”的高纯度黄金。
别出心裁的营销策略,让“周大福”这个品牌迅速崛起,香港市民无不以拥有一款周大福铸造的“四条九足金”金饰为荣。
当“周大福”做大做强后,郑裕彤又针对其管理体系和股份分配体系,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使“周大福”升级为现代化企业。
如今,周大福早已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负盛名的珠宝品牌,被誉为“中国珠宝第一股”,市值超过830亿元人民币。
![]()
在珠宝界站稳脚跟后,志向远大的郑裕彤,又将视线转移到地产业。
1967年,香港的政治经济同时出现动荡,楼市一度风雨飘摇。
向来胆大心细的郑裕彤,却抓住机会成立了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大肆收购土地。
第二年更是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买下了20多块地。
“郑裕彤莫不是疯了?”当人们惊叹于他的疯狂时,属于郑裕彤的时代却刚刚开始。
进入70年代后,香港经济逐渐好转,楼市也是利好不断,郑裕彤那20多块地皮的价值也随之飙升。
其中,仅尖沙咀花1.3亿港元购置的地皮,就涨到了10亿。
这场抄底之战,让新世界和郑裕彤一度封神。
![]()
接下来的40年,郑裕彤不断巩固现有产业,为郑氏家族开疆拓土,积累财富,迅速跻身香港顶级豪门。
![]()
打江山难,但守江山更难。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子郑家纯就已经接过家族企业的指挥棒。
可郑家纯显然没有父亲的段位,一上任就开始不走寻常路。
他放弃郑氏家族的传统盈利模式,转而搞起多元化路线,比如收购隧道、高速公路、投资电厂、购买酒店等。
资金不足怎么办?那就借钱上杠杆。
耗资70亿大肆收购,为新世界埋下了一颗爆雷的种子。
![]()
郑家纯上任的第一年,正好赶上经济危机。
所有买来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泡沫,公司负债率高达100%。
在生死关头,还是六十多岁的老父亲郑裕彤再度出山,被迫收拾烂摊子,才没让新世界和周大福落入别人手中。
眼看儿子不靠谱,郑裕彤又将目光转向长孙郑志刚。
作为郑家的嫡子长孙,郑志刚自幼备受宠爱,一直被爷爷郑裕彤当作第三代接班人来培养。
从2007年开始,哈佛毕业的郑志刚便在自家集团企业担任执行董事,为将来接棒家族企业默默蓄力。
2016年,祖父郑裕彤去世后,掌握家族管理权的父亲郑家纯又突发中风不得不退居幕后。
历经10年磨剑,年仅38岁的郑志刚,顺其自然地接手新世界发展,成为郑家第三代掌舵人。
![]()
虽然执掌家族企业,但郑志刚并不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商人。
他满腹情怀,热衷于艺术,早在2008年就创立了融合艺术、人文与自然的新商业形态K11。
执掌新世界发展后,郑志刚更是加大投资,将旗下K11艺术商场全面扩张,在大陆各个地区落地开花。
截至2024年,K11已经扩展至10余个城市,运营34个项目,楼面面积高达270万平方米,涵盖商场、写字楼与酒店。
可风光背后暗藏隐忧。
新世界发展的财报中,虽然没有具体披露K11的业绩,但据知情人透露,情况并不乐观。
尽管香港K11项目的出租率接近100%,但内地多数项目仍处于培育期,回报周期极其漫长。
除此之外,郑志刚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将新世界带入了激进扩张模式。
![]()
比如同时推动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效仿内地房企操作高杠杆,疯狂发行500亿港元永续债。
比如无视经济规律逆周期囤地,导致所投资的地产缩水超30%。
一顿操作猛如虎,短短几年竟导致公司负债超1500亿,而郑氏家族半个多世纪积累的资产,也就2000多亿。
并由此引发了,郑氏家族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
![]()
前不久的6月23日,新世界发展公司发布公告,称对于现有贷款的再融资,还在与债权人磋商。
虽然该公告只有短短20个字,可背后却是郑氏家族所面临的一场生死博弈。
此时,新世界的借贷总额高达1500亿港元,其中322亿港元需要在一年内偿还,而账面现金仅有218亿港元,根本不够还债。
![]()
要命的是,6月份还有一笔34亿美元的永续债利息刚被宣布延迟支付。
昔日财大气粗的郑氏家族,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恳请对方“再宽限几天”。
摆在郑氏家族面前的,是一条险之又险的路。
如果在6月30日前搞到875亿,覆盖2025年--2027年到期的债务,就能获得3年的喘息之机。
如果失败,那么郑氏家族的“千亿帝国”极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成为香港第一个“爆雷”的头部开发商。
然而,面对875亿这个天文数字,就算郑家把内地和香港的产业,以及爷爷辈留下的家当全卖了,也不一定凑得起来。
![]()
万幸的是,郑氏家族最终在6月的最后一天,拿到了882亿元的贷款。
这意味着,新世界暂时从泥潭中脱身,还能再拼死一战。
这笔再融资将是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此类再融资,但新世界也将为此付出一定代价。
那就是,新世界将抵押部分优质资产。为了活下去,新世界也是梭哈了一把。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死存亡时刻,郑氏家族长孙郑志刚从去年9月开始,逐步辞去了在集团公司的所有职务。
在这场债务危机中,郑氏家族第二代当家人郑家纯坐镇后方,亲自督战。
同时,女儿郑志雯也已进入新世界发展核心管理层,协助父亲渡过难关。
而这一举措,也预示着郑志雯即将进入接班“考察期”,在家族企业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
![]()
虽然郑氏家族此次拿到了“救命钱”,并不代表新世界已经脱离险境。
没有永远屹立的豪门,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者。
真正撑得住的,除了家底,还有一颗敬畏市场、不断学习的心。
摆在郑家纯、郑志刚、郑志雯们面前更大的命题是:当房地产不再“躺赚”,传统豪门该如何重生?
随着经济转型,“四大家族”能否突围蜕变?这对所有依赖传统增长极的亚洲财阀而言,这都是一场残酷的成人礼。
参考资料:
1.环球人物《香港郑氏家族宣布捐地!白手起家,背靠祖国,这个香港传奇家族不一般!》
2.香港直通车《香港郑家终于等来救命钱!“想证明自己”成豪门接班噩梦?》
3.深蓝财经《34亿美元债务“爆雷”,香港郑氏家族扛不住了?》
4.21世纪商业评论《香港郑氏家族,静待875亿救命钱》
作者:天山月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