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意大利人老安在中国四十年,错过暴富,经历奇幻的黄金时代

0
分享至





我已经差不多成了无国籍、无信仰、无习惯的快乐物种。

22岁意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经由香港,闯入尚未完全苏醒的中国大陆,那是1981年,他没想到自己,在这里一呆就是40年。

在这里,他安了家,娶了中国太太,练就了一口麻溜的京腔普通话,时不时蹦出地道的幽默感。

跟大多数来中国“淘金”的老外不同,老安放弃外企中国首席代表的高薪生活,成为独立影像人,跟中国文化、艺术家们混在一起,比如王小波、曾梵志、方力钧、刘炜等。

“那时候大家都穷,我还算是那拨人理有钱的,吃饭买单都是我。”

在他最新出版的中文书《气呼呼的小词典》,拿下了豆瓣8.6高分。里面记录着,曾梵志当年是带着羡慕,目光盯住他半天后说:“你想,了不得,你从出生以来穿的都是意大利服装!”

但是若干年后,成了大名的画家朋友就开着崭新的法拉利来了,而老安的家乡就是法拉利出产地,他却从来没有开过、甚至坐过。

错过无数次在中国可以暴富的机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老安又丝毫不在意。


他拍下了超过60万张照片,用独特的视角、镜头,捕捉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那些微妙、易逝却又极具张力的瞬间,其中一部分收录在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中。

作为唯一一位完整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全程的外国摄影师,老安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变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后来他听说,像他这样在中国待了大半辈子,混迹中国人的圈子的外国人,被亲切叫作“中国人自己的老外”。


老安把中国通分为三种:猴子、狐狸和狗狗。

在他看来,猴子老外为了被接受,而拼命努力趋同;狐狸老外中文很好,但内心根本看不上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任何事情不过是为谋利;狗狗老外被中国人当自己人,是哥们儿、姐们儿,但毕竟不是一个物种,它还保留着自己的原有特色。


走南闯北

记录最真实的中国

80年代初的中国,在细节处透露着与世界接轨前的阵痛与好奇。

物资匮乏仍是生活的底色,作为外国留学生,他每月140元的奖学金看似不少,却几乎仅够给意大利的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生活仍需家里接济。


“好在没有太多可买的东西。”他略带幽默地补充。老安需要凭“优待证”才能用人民币支付,否则只能使用特殊的外汇券——一种与人民币样式迥异的货币。

“没有隐私,但有种奇异的亲密”。“透明”是他对80年代中国的定义:“所有东西都摆在外面,能找到人的状态”。

在街头,他常常成为被围观的对象。“你在上海只要一上街,所有人开始围观,盯着你看。”相比之下,北京因外交官、记者较多,人们对“洋面孔”稍显习惯。


他不为名胜古迹而来。“那些有名的地方人会专门去看,现在很多热门打卡点已经变成一些大的符号,不像话。实际上,人的99%的生活是在另外一种环境里过的,这个环境也有它的美,它的韵律。”

他更想找出那种普通的美。他拍摄敞开的商店、单位、住家,里面的人在吃饭、看电视,“大家没什么隐私…一边走一边能看到人在生活…这种体会挺好,在意大利是看不到的。”


在厦门,他记录路边小摊的海鲜;在青岛,镜头不经意间扫过海军的身影;在福建,他试图寻找一张老照片里岷江上美丽的岛屿,却遍寻不着。这些场景,如今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切片。

为避开围观,他常蹲守数小时等待人群散去。在青岛沙子口,因拍摄海军基地被关进小屋时,窗下突然弹出一个猪头,前腿搭在窗沿津津有味张望。他在《气呼呼的小词典》“海军”这章回忆道:“如果大家扔几粒花生米就好了——我饿死了”。


艺术家陈丹青评价他的照片“精心构图到难以察觉”。但老安坦言,拍摄时并未刻意为之。他只是本能地按下快门,捕捉那个刚刚苏醒的时代所弥漫的独特情绪——一种混杂着希望、迷茫与巨大潜能的氛围。


见证艺术圈更迭

作为一位持续在场的旁观者,老安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经济脉搏的跳动,自侃曾两次与财富“擦肩而过”。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上海复旦求学期间。他看到港西路上待售的旧洋楼:“两层的,还带一点土地…一栋卖一万美金。”囊中羞涩的他只能作罢。如今这些洋楼价值已升至千万乃至上亿。


第二次则在1991—1992年的北京。崇文门附近一处“很便宜很漂亮”的四合院待售。老安已攒了点钱,跃跃欲试。然而卖家家中老人坚决反对出售祖产,交易告吹。

这两次错失的投资良机,被他略带自嘲地称为“在中国的两次大投资机会都泡汤了”。

90年代初,外贸工作将老安带到北京。彼时的北京艺术圈,是他眼中真正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候我认识这些艺术家,基本上都是90年左右刚毕业不久,他们也没什么钱…到了1994、1995年以后就有一些…变成大艺术家,发大财了,然后一下子人都不见了。”老安回忆道。

变化来得迅猛而戏剧化。在此之前,生活是“动不动就去后海喝酒或者吃咸鱼”的悠闲。艺术家们“主要是把它当成一种玩,也没有太多的雄心,也没想到他会那么成功或者怎么样”。

财富和名声改变了一切——“有车了,然后一会去云南,一会去国外…聚会越来越少。”老安亲眼见证了这场嬗变。


他端起相机,开始系统性地拍摄这群即将改变中国当代艺术版图的人:方力钧、刘炜、张洹等画家,作家王小波,导演张元,以及正在进行变性手术的舞蹈家金星。这也是王小波唯一的纪录片,他形容王小波:言论精准、到位、不含糊。

“那个时候很容易认识人,人都挺闲的…你去人家上门都不用打电话预约的,你就直接上门就可以了。”这种毫无隔阂的交往方式,构成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肌理。

王小波的早逝成为老安心中永久的遗憾。“我采访他的时候,还没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很可惜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迈入千禧年后,老安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艺术生态的变化。“整个艺术界可能商业化的多一些…年轻人一开始画画本本,马上就想到去什么双年展、文献展,马上就想走上成功路。”


艺术成为明确的职业规划,与90年代“玩”的心态截然不同。

“2000年以后的那些艺术家就更不容易了,高潮已经过了…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是比六七80年代成名的那些人要困难得多。”这种代际差异不仅存在于艺术圈,也渗透在老安的个人生活中。

从黑白到彩色

一个时代的逝去

来华四十年,他娶了中国妻子,一双儿女。

女儿在米兰留学,他笑着告诉我们:“她整天和中国人在一块,自己等于中国人,甚至都在当地看病,还说老外。”类似这样的身份流动与交融,成为他家庭最自然的日常。

最近的他,日益习惯在米兰与北京之间迁徙。这种双城生活让他得以持续观察两地的文化变迁,尤其是科技对人际关系的重塑。


“在中国没有一个人不拿着手机看,在意大利还是可能10个人里面有一两 ”数字洪流中,曾经“直接上门”的亲密变得稀有,但他依然努力维系着与彭磊、新裤子乐队成员等老友的联结,欣赏他们“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的本真。

“我已经差不多成了无国籍、无信仰、无习惯的快乐物种。”一个人离开家乡太久,异乡就会成为一种处境。步入21世纪,老安的身份在观察者、参与者与“永远的异乡人”之间流动。


当我问及他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老安的回答带着诗意的模糊:“我可能都有一点。”这种不确定性本身,成为他扎根异乡的力量。

当整个欧洲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没有怀旧,也来不及怀念。在悠久文明与当今‘非物质’文化的博弈中,中国会走上哪条路呢?这是全人类应当关心的问题。”

在摄影摄像之外,文字成为他表达的另一条路径,意外地袒露出照片中未曾展现的棱角。

“文字有无数的可能性…你可以对生活、对现实表达态度,照片里反映不了的那些‘气呼呼’的小情绪。”照片与文字,成为他理解中国的互补双翼。


尽管见证过艺术市场的起落、城市风貌的剧变,老安拒绝沉溺于怀旧。“我这个人不善于怀念…那个年代是黄金年代,但你要说我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舒服的。”

他更愿意将中国四十年变迁置于更广阔的文明坐标系中审视:“中国是真正不一样的…整个西方文化基本是共同的,而中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正如他所说,中国人的应变能力是最强的

这种深刻的文化异质性,正是他驻留四十年的根本动力——“对很多事都感兴趣,到一个工厂看人家怎么上班,接触艺术家…什么都有一种美。”


2020年疫情期间,老安在米兰开始系统整理跨越四十年的彩色底片。下半年,他将出版一本新的摄影集,记录从80年代中期到1994年的中国——那是他停止静态摄影、转向视频创作的转折点。“1994年以后我基本上都是拍视频,就不拍照片了。”

面对当下年轻人普遍的悲观情绪,老安展现出历经沧桑后的通达:“不要太悲观了…中国的特点是表面上觉得最不可能的事可能还是有办法实现。”


他刚刚出版的小词典便是明证——曾被出版社全盘否定,“连题目都不行”,最终却奇迹般面世。

在这些轻松的长短不同的词条里,是他在中国40年的生活经历,生动活泼、又不乏幽默感、讽刺。他懂中国,热爱中国,又保持着异乡人的观察视角,和对文化差异的不解和好奇。

年过六十岁的老安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本能,没有资方也不影响创作。

“我要回到我原来的做法,就是我想拍我就拍”,如同当年初到中国时那个纯粹的青年。


一代人或许已经老去,但老安用镜头与笔尖证明:在高速迭代的中国,总有一些凝视能穿透时间,一些真诚能抵抗遗忘。

当被问及中国未来,他说:“我希望下面还有黄金时代留给你们。”

文/ 明亮

编辑/ 海丹

图片来自受访者老安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夫妻虐待导盲犬后续:身份被扒工作要黄,官方怒斥,基地已收回

夫妻虐待导盲犬后续:身份被扒工作要黄,官方怒斥,基地已收回

梦史
2025-09-18 09:34:46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扫街榜双线作战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扫街榜双线作战

晚点LatePost
2025-09-19 14:18:48
4种中国式大妈配饰,自以为时髦,实际寒酸又土气,看你有吗?

4种中国式大妈配饰,自以为时髦,实际寒酸又土气,看你有吗?

小陈聊搭配
2025-09-10 20:02:29
锁喉之手,终被斩断!中国终于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锁喉之手,终被斩断!中国终于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近史博览
2025-09-19 16:46:52
比卢普斯获管理层长期信任 开拓者期待一鸣惊人

比卢普斯获管理层长期信任 开拓者期待一鸣惊人

体坛周报
2025-09-19 16:53:54
万万没想到!武大杨景媛的硕士论文,直接被中国农大当反面教材!

万万没想到!武大杨景媛的硕士论文,直接被中国农大当反面教材!

青青子衿
2025-09-18 14:29:20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54岁大妈每周两次性生活,坚持半年后,58岁老伴的身体却出了问题

54岁大妈每周两次性生活,坚持半年后,58岁老伴的身体却出了问题

普陀动物世界
2025-09-01 04:27:30
日子过久了发现:破壁机才是“厨房神器”,看谁还在傻乎乎闲置!

日子过久了发现:破壁机才是“厨房神器”,看谁还在傻乎乎闲置!

装修秀
2025-09-14 11:00:04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鹰眼Defence
2025-09-19 16:05:27
印度网友:中国只有5%的家庭有电?美国网友:中国通电率是100%!

印度网友:中国只有5%的家庭有电?美国网友:中国通电率是100%!

诗意世界
2025-09-10 23:20:49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陈钢被查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陈钢被查

新京报
2025-09-19 17:19:13
冯唐再这么下去,就成华与华了

冯唐再这么下去,就成华与华了

关尔东
2025-09-18 17:00:08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张忠谋拜访任正非:为何我俩道路不一样?任正非:我们是穷人创业

博览历史
2025-09-19 14:23:51
普京的警告没起作用,第五个向波兰派兵的国家出现,中方斩钉截铁

普京的警告没起作用,第五个向波兰派兵的国家出现,中方斩钉截铁

通文知史
2025-09-18 18:20:04
履新未满一年,高玉平任上被查

履新未满一年,高玉平任上被查

极目新闻
2025-09-19 11:09:17
欧洲新铁幕!立陶宛建3层防线防俄罗斯,深50公里,包围所有边境

欧洲新铁幕!立陶宛建3层防线防俄罗斯,深50公里,包围所有边境

知兵
2025-09-16 11:50:10
说“杀死所有中国人”的美国电视节目,被美国政府关闭

说“杀死所有中国人”的美国电视节目,被美国政府关闭

林樾读书
2025-09-19 07:46:40
小李子最新作《一战再战》海外口碑大爆 高能视听震撼大银幕

小李子最新作《一战再战》海外口碑大爆 高能视听震撼大银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9-19 11:44:35
中美马德里交锋,达成3个共识,但中方的要求,让美财长直呼过分

中美马德里交锋,达成3个共识,但中方的要求,让美财长直呼过分

吕璐说
2025-09-19 17:18:03
2025-09-19 18:40:49
外滩TheBund incentive-icons
外滩TheBund
见证潮流艺术,打卡城市地标。
9443文章数 6262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技术颠覆者的答卷:TCL SQD-Mini LED如何重构电视画质天花板

平台跳跃玩家狂喜!小众宝藏续作《尤卡莱莉:回归》10月9日发售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手机要闻

追觅将推出首款智能手机Dreame Space,海外预售已获超1亿元订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