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意大利人老安在中国四十年,错过暴富,经历奇幻的黄金时代

0
分享至





我已经差不多成了无国籍、无信仰、无习惯的快乐物种。

22岁意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经由香港,闯入尚未完全苏醒的中国大陆,那是1981年,他没想到自己,在这里一呆就是40年。

在这里,他安了家,娶了中国太太,练就了一口麻溜的京腔普通话,时不时蹦出地道的幽默感。

跟大多数来中国“淘金”的老外不同,老安放弃外企中国首席代表的高薪生活,成为独立影像人,跟中国文化、艺术家们混在一起,比如王小波、曾梵志、方力钧、刘炜等。

“那时候大家都穷,我还算是那拨人理有钱的,吃饭买单都是我。”

在他最新出版的中文书《气呼呼的小词典》,拿下了豆瓣8.6高分。里面记录着,曾梵志当年是带着羡慕,目光盯住他半天后说:“你想,了不得,你从出生以来穿的都是意大利服装!”

但是若干年后,成了大名的画家朋友就开着崭新的法拉利来了,而老安的家乡就是法拉利出产地,他却从来没有开过、甚至坐过。

错过无数次在中国可以暴富的机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老安又丝毫不在意。


他拍下了超过60万张照片,用独特的视角、镜头,捕捉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那些微妙、易逝却又极具张力的瞬间,其中一部分收录在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中。

作为唯一一位完整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全程的外国摄影师,老安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变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后来他听说,像他这样在中国待了大半辈子,混迹中国人的圈子的外国人,被亲切叫作“中国人自己的老外”。


老安把中国通分为三种:猴子、狐狸和狗狗。

在他看来,猴子老外为了被接受,而拼命努力趋同;狐狸老外中文很好,但内心根本看不上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任何事情不过是为谋利;狗狗老外被中国人当自己人,是哥们儿、姐们儿,但毕竟不是一个物种,它还保留着自己的原有特色。


走南闯北

记录最真实的中国

80年代初的中国,在细节处透露着与世界接轨前的阵痛与好奇。

物资匮乏仍是生活的底色,作为外国留学生,他每月140元的奖学金看似不少,却几乎仅够给意大利的母亲打一次长途电话,生活仍需家里接济。


“好在没有太多可买的东西。”他略带幽默地补充。老安需要凭“优待证”才能用人民币支付,否则只能使用特殊的外汇券——一种与人民币样式迥异的货币。

“没有隐私,但有种奇异的亲密”。“透明”是他对80年代中国的定义:“所有东西都摆在外面,能找到人的状态”。

在街头,他常常成为被围观的对象。“你在上海只要一上街,所有人开始围观,盯着你看。”相比之下,北京因外交官、记者较多,人们对“洋面孔”稍显习惯。


他不为名胜古迹而来。“那些有名的地方人会专门去看,现在很多热门打卡点已经变成一些大的符号,不像话。实际上,人的99%的生活是在另外一种环境里过的,这个环境也有它的美,它的韵律。”

他更想找出那种普通的美。他拍摄敞开的商店、单位、住家,里面的人在吃饭、看电视,“大家没什么隐私…一边走一边能看到人在生活…这种体会挺好,在意大利是看不到的。”


在厦门,他记录路边小摊的海鲜;在青岛,镜头不经意间扫过海军的身影;在福建,他试图寻找一张老照片里岷江上美丽的岛屿,却遍寻不着。这些场景,如今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切片。

为避开围观,他常蹲守数小时等待人群散去。在青岛沙子口,因拍摄海军基地被关进小屋时,窗下突然弹出一个猪头,前腿搭在窗沿津津有味张望。他在《气呼呼的小词典》“海军”这章回忆道:“如果大家扔几粒花生米就好了——我饿死了”。


艺术家陈丹青评价他的照片“精心构图到难以察觉”。但老安坦言,拍摄时并未刻意为之。他只是本能地按下快门,捕捉那个刚刚苏醒的时代所弥漫的独特情绪——一种混杂着希望、迷茫与巨大潜能的氛围。


见证艺术圈更迭

作为一位持续在场的旁观者,老安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经济脉搏的跳动,自侃曾两次与财富“擦肩而过”。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上海复旦求学期间。他看到港西路上待售的旧洋楼:“两层的,还带一点土地…一栋卖一万美金。”囊中羞涩的他只能作罢。如今这些洋楼价值已升至千万乃至上亿。


第二次则在1991—1992年的北京。崇文门附近一处“很便宜很漂亮”的四合院待售。老安已攒了点钱,跃跃欲试。然而卖家家中老人坚决反对出售祖产,交易告吹。

这两次错失的投资良机,被他略带自嘲地称为“在中国的两次大投资机会都泡汤了”。

90年代初,外贸工作将老安带到北京。彼时的北京艺术圈,是他眼中真正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候我认识这些艺术家,基本上都是90年左右刚毕业不久,他们也没什么钱…到了1994、1995年以后就有一些…变成大艺术家,发大财了,然后一下子人都不见了。”老安回忆道。

变化来得迅猛而戏剧化。在此之前,生活是“动不动就去后海喝酒或者吃咸鱼”的悠闲。艺术家们“主要是把它当成一种玩,也没有太多的雄心,也没想到他会那么成功或者怎么样”。

财富和名声改变了一切——“有车了,然后一会去云南,一会去国外…聚会越来越少。”老安亲眼见证了这场嬗变。


他端起相机,开始系统性地拍摄这群即将改变中国当代艺术版图的人:方力钧、刘炜、张洹等画家,作家王小波,导演张元,以及正在进行变性手术的舞蹈家金星。这也是王小波唯一的纪录片,他形容王小波:言论精准、到位、不含糊。

“那个时候很容易认识人,人都挺闲的…你去人家上门都不用打电话预约的,你就直接上门就可以了。”这种毫无隔阂的交往方式,构成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肌理。

王小波的早逝成为老安心中永久的遗憾。“我采访他的时候,还没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很可惜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迈入千禧年后,老安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艺术生态的变化。“整个艺术界可能商业化的多一些…年轻人一开始画画本本,马上就想到去什么双年展、文献展,马上就想走上成功路。”


艺术成为明确的职业规划,与90年代“玩”的心态截然不同。

“2000年以后的那些艺术家就更不容易了,高潮已经过了…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是比六七80年代成名的那些人要困难得多。”这种代际差异不仅存在于艺术圈,也渗透在老安的个人生活中。

从黑白到彩色

一个时代的逝去

来华四十年,他娶了中国妻子,一双儿女。

女儿在米兰留学,他笑着告诉我们:“她整天和中国人在一块,自己等于中国人,甚至都在当地看病,还说老外。”类似这样的身份流动与交融,成为他家庭最自然的日常。

最近的他,日益习惯在米兰与北京之间迁徙。这种双城生活让他得以持续观察两地的文化变迁,尤其是科技对人际关系的重塑。


“在中国没有一个人不拿着手机看,在意大利还是可能10个人里面有一两 ”数字洪流中,曾经“直接上门”的亲密变得稀有,但他依然努力维系着与彭磊、新裤子乐队成员等老友的联结,欣赏他们“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的本真。

“我已经差不多成了无国籍、无信仰、无习惯的快乐物种。”一个人离开家乡太久,异乡就会成为一种处境。步入21世纪,老安的身份在观察者、参与者与“永远的异乡人”之间流动。


当我问及他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老安的回答带着诗意的模糊:“我可能都有一点。”这种不确定性本身,成为他扎根异乡的力量。

当整个欧洲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没有怀旧,也来不及怀念。在悠久文明与当今‘非物质’文化的博弈中,中国会走上哪条路呢?这是全人类应当关心的问题。”

在摄影摄像之外,文字成为他表达的另一条路径,意外地袒露出照片中未曾展现的棱角。

“文字有无数的可能性…你可以对生活、对现实表达态度,照片里反映不了的那些‘气呼呼’的小情绪。”照片与文字,成为他理解中国的互补双翼。


尽管见证过艺术市场的起落、城市风貌的剧变,老安拒绝沉溺于怀旧。“我这个人不善于怀念…那个年代是黄金年代,但你要说我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也有很多不舒服的。”

他更愿意将中国四十年变迁置于更广阔的文明坐标系中审视:“中国是真正不一样的…整个西方文化基本是共同的,而中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正如他所说,中国人的应变能力是最强的

这种深刻的文化异质性,正是他驻留四十年的根本动力——“对很多事都感兴趣,到一个工厂看人家怎么上班,接触艺术家…什么都有一种美。”


2020年疫情期间,老安在米兰开始系统整理跨越四十年的彩色底片。下半年,他将出版一本新的摄影集,记录从80年代中期到1994年的中国——那是他停止静态摄影、转向视频创作的转折点。“1994年以后我基本上都是拍视频,就不拍照片了。”

面对当下年轻人普遍的悲观情绪,老安展现出历经沧桑后的通达:“不要太悲观了…中国的特点是表面上觉得最不可能的事可能还是有办法实现。”


他刚刚出版的小词典便是明证——曾被出版社全盘否定,“连题目都不行”,最终却奇迹般面世。

在这些轻松的长短不同的词条里,是他在中国40年的生活经历,生动活泼、又不乏幽默感、讽刺。他懂中国,热爱中国,又保持着异乡人的观察视角,和对文化差异的不解和好奇。

年过六十岁的老安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本能,没有资方也不影响创作。

“我要回到我原来的做法,就是我想拍我就拍”,如同当年初到中国时那个纯粹的青年。


一代人或许已经老去,但老安用镜头与笔尖证明:在高速迭代的中国,总有一些凝视能穿透时间,一些真诚能抵抗遗忘。

当被问及中国未来,他说:“我希望下面还有黄金时代留给你们。”

文/ 明亮

编辑/ 海丹

图片来自受访者老安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八星人
2025-11-06 11:01:48
细眉小眼,双目无神,鼻孔外露,长相好普

细眉小眼,双目无神,鼻孔外露,长相好普

娘娘不想上班
2025-10-09 14:49:02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6-10 20:06:43
前央视主持人为爱情放弃国籍,婚姻失败回国捞金,如今过的怎样了

前央视主持人为爱情放弃国籍,婚姻失败回国捞金,如今过的怎样了

君笙的拂兮
2025-11-06 00:36:03
云南曲靖一男子发布欲跳楼视频,万千网友在线劝阻,当地:已被消防员救下

云南曲靖一男子发布欲跳楼视频,万千网友在线劝阻,当地:已被消防员救下

极目新闻
2025-11-06 16:25:44
神舟二十号飞船疑遇碎片撞击,如果修不成,神舟二十二或火速升天

神舟二十号飞船疑遇碎片撞击,如果修不成,神舟二十二或火速升天

策略述
2025-11-06 17:10:48
一个都跑不掉!华为600万年薪高管,带1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

一个都跑不掉!华为600万年薪高管,带1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0:44:04
全红婵未夺冠并不意外,教练陈若琳到场为爱徒加油,满眼都是心疼

全红婵未夺冠并不意外,教练陈若琳到场为爱徒加油,满眼都是心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1:00:07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女企业竟嫁19岁体育生,一天5次性生活,8年后得知丈夫隐藏身份

今天说故事
2025-09-12 18:14:21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58:58
黄晓明前任叶珂,穿鲨鱼裤直播,身材曲线太惊艳?

黄晓明前任叶珂,穿鲨鱼裤直播,身材曲线太惊艳?

娱乐领航家
2025-11-06 17:00:03
英媒:曼联想在冬窗签下布兰斯韦特,但埃弗顿不会放走他

英媒:曼联想在冬窗签下布兰斯韦特,但埃弗顿不会放走他

懂球帝
2025-11-06 11:26:14
该醒了!就算台湾愿意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该醒了!就算台湾愿意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来科点谱
2025-10-25 09:25:44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取钱新规出来了!2025开始,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银行的气!

取钱新规出来了!2025开始,死者的存款不再受银行的气!

巢客HOME
2025-11-04 11:40:03
武汉物业领域真的要变天了!《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细则公布!

武汉物业领域真的要变天了!《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细则公布!

江洲城记
2025-11-06 10:29:30
潮汕姑娘被邻居围殴后续:无法正常生活,已立案,施暴者或被拘留

潮汕姑娘被邻居围殴后续:无法正常生活,已立案,施暴者或被拘留

以茶带书
2025-11-06 15:59:13
纳指跌幅扩大至1.5%

纳指跌幅扩大至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00:00:32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相当炸裂!网传某大厂领导裁掉一个边缘员工,然后和她结婚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0-30 16:46:24
2025-11-07 03:59:00
外滩TheBund incentive-icons
外滩TheBund
见证潮流艺术,打卡城市地标。
9472文章数 6262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