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良回归中交,或将在自己职业生涯即将收尾之际,在“老东家”掀起一场系统性价值重构
日前,中交集团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近期中央精神。刚刚履新的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提出,要积极布局新兴海洋清洁能源领域,打造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能源+”融合解决方案。据悉,这是宋海良就任中交“一把手”后首提新理念。
![]()
宋海良在会议中指出,海洋经济是建筑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蓝海,必须坚定不移“向海图强”,坚定不移融合发展。要加快提升港航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关键装备自主制造,打造港航产业的全能冠军。要积极布局新兴海洋清洁能源领域,打造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能源+”融合解决方案,着力提升综合技术实力、工程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掌握独门绝技、具备独特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优势互补的良好产业生态。
会议要求,要依托在建项目高质量履约,提升市场信用评价等级。要聚焦专业化方向推动资质升级,集中资源申请“专精特新”资质。要通过创新投标模式帮助子企业积累优质业绩,切实提升三级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水平。
作为曾在中交系工作33年的改革“老将”,以花甲之龄重返“老东家”的宋海良正开启职业生涯中新的征程。此前有业界人士评价称,宋掌舵中国能建集团期间曾接连搞定海内外诸多大工程,因此寄望于其“回归”能带队闯出新路子。
事实上,宋海良在建筑工程领域60年的从业经历中,的确曾屡次带队闯关,力挽狂澜。
在进入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下称“水规院”)工作期间,宋海良一路从基层助理工程师做到管理层。2001年,水规院与原交通部脱钩改制,业务发展也由此陷入困境。用人之际,彼时37岁的宋海良临危受命担任院长,带领团队过关斩将,努力使水规院在业内重树威信。掌舵10年间,宋带领水规院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获业内龙头地位。
2012年,宋海良再次担任“救火队长”,出任已严重亏损的上海振华重工董事长。上任不久,宋海良快刀斩乱麻,接连对基建规模投资、钢材库存、固定资产折旧等一系列扩张后遗症下重手。一年半后,振华重工扭亏为盈,并在2013年成功盈利约1.4亿元。
因此,甫一接任,宋海良即开始发力海外大项目攻坚。在中交集团近日召开的党委常委会会议上,宋海良要求,中交要将国家地缘优势、中交先发优势和属地化经营优势转化为项目合作成果。要借助哈萨克斯坦玛依纳水电站等标志性工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公司风电、水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交能融合”发展新模式在中亚落地生根。同时,要要持续强化海外合规培训,进一步提升各单位海外经营中的涉外合规风险防范能力,守住不发生重大海外风险的红线底线。
同期,中交集团召开成本管理专题研讨会,要求以基建施工板块为起点,全面推广到其他业务板块,做到成本管理业务全覆盖、层级全穿透、链条全衔接,以成本管理的价值实现提升企业价值,以高质量降本增效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因此,各种迹象显示,宋海良回归中交,或将在自己职业生涯即将收尾之际,在“老东家”掀起一场系统性价值重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