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高考与知微数据联合发布《大学专业与职业调查报告》。
从中可以发现,近五年去一线城市发展的人明显变少。
“逃离北上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相比五到十年前,“去县城和乡村的人变多了”是个新趋势。
是什么在影响年轻人的去向?
据猎聘对“择业关键因素”的调研结果,2024届高校毕业生中,“薪资福利”、“稳定性及安全感”、“通勤距离”是排前三的因素。
县城的薪资福利更胜一筹?那未必。但在县城生活发展的稳定性及安全感、通勤距离(近)应该是远超一线城市的。
在小红书平台,一位海归背景的网友在沪漂了一年后选择回家乡发展,她分享了自己心路历程,她说,在上海的这一年时间,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明晰生活的优先级,“虽然大家都会觉得超一线城市机会资源更多,但竞争也更激烈。回到家乡才更加发挥出优势”。
一线城市竞争压力太大,而另一方面,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生活的差距正在拉平,县城对于年轻人而言,也有了很多可能性。
“逃离一线,回到县城”,是一线城市高速发展从规模红利转向质量红利的阵痛,同时,也是县城借力产业升级与政策创新争夺人才的出发点,县城也在拥抱着人口回流。
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离开一线城市并非是退缩,而是每个个体在权衡机会成本后对“生活主权”的宣誓。
人生没有既定的道路,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和自适应的节奏。
实习生朱蕊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上观智库】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正在回到县城?》
栏目主编:尤莼洁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珺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