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云福
在无锡以及江浙区域有一种精神很“出彩”,那就是“四千”和“四千四万”精神。她发轫于草根和异军,流淌于企业和政府,扩散于整个社会,至今仍被转化演绎,广受赞誉。
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是无锡最珍贵的传家宝。改革开放以来由这种精神而带来发展与变革的腾跃,引发社会各界的久久关注。前二年,无锡广电推出《“四千四万”正当时》系列专题,无锡日报刊载《“四千四万”铿锵行》企业报道,收获诸多好评。今年春夏之交,@江南兵 又制作推出了《“四千四万”精神在无锡》系列视频,这个短平快且纯公益性专频至今已逾百期,点击量高出预期。现摘录其中12个企业创业回眸的解释词,供读者参阅。
![]()
无锡有关企业老总参观专题展示馆
1. 宇寿医疗:一家手联社的成功突围(第59期)
你知道原无锡县东北塘镇手工业联社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冯忠临危受命,将主营农用塑料制品和木材加工的“手联社”,成功转型为生产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无锡宇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历经30多年的市场淬炼,如今该公司已实现技术水准行业领先,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标杆。
![]()
《“四千四万”精神在无锡》之宇寿医疗
2. 兴达泡塑:“三靠”理念助力腾飞(第61期)
“扬民族志气、让兴达腾飞”!这是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初创时提出的响亮口号。成立于1992年1月的兴达泡塑,在华若中董事长的带领下,坚持“创业靠志气、发展靠科技、做强靠人才”的理念,三十多年专注做好“小粒子”,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制造业和民营企业50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EPS制造商。
![]()
兴达华若中陪同师昌绪院士参观工厂
3. 申锡机械:斩关夺隘攀登第一高(第64期)
你知道迪拜世界第一高楼所用的建筑吊篮产于何地吗?——它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沪锡两地企业联合成立的“无锡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仁山带领员工一路斩关夺隘,快速发展,使企业成为我国吊篮行业的领军者,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先后打赢了两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案。
![]()
申锡机械公司门前的吊篮源纪念石
4. 佳腾磁粉:科企携手接续创新(第73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锡佳腾磁性粉有限公司在原无锡县曾率先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厂长周学良与中科院宋宝珍联手创新,经过三年273次试验,成功打破日本产品垄断。创二代周维伟潜心研发,接续突破,创设院士工作站,如今的无锡佳腾磁性粉有限公司,集复印机磁性粉、复印机墨粉、彩色墨粉、彩色防伪墨粉于一体,在全国同行业名列首位。
![]()
周学良与宋宝珍联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海联舾装:躬耕于水乡闻达于大海(第74期)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辆长征牌载重自行车蹚开路;戴三南从生产队办厂长兼供销起步,年过半百时带领戴飚、戴枫再创业,创建无锡县东北塘船舶舾装件厂。躬耕不辍,创新不止;诚信为本,回报社会,扬名于海洋领域。如今已发展为规模与水平兼具的无锡海联集团,成为全国知名的舰船、远洋船舶及海工装备配套设备研发制造企业。
![]()
海联戴三南向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捐赠长征牌自行车
6. 利锡拉链:“太湖牌”声名远扬(第75期)
“小商品”成就“大品牌”。20世纪70年代中期,利锡从村办金属拉链厂起步,到80年代发展为无锡县尼龙拉链厂。每一次蜕变,都凝聚着蔡正兴、蔡岗及全体利锡人不断创新的努力。如今,江苏利锡拉链股份有限公司已跻身全国拉链行业前列,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成功转型为智能化、数字化。其“太湖牌”拉链声名远扬,畅销海内外。
![]()
《“四千四万”精神在无锡》之利锡拉链
7. 无锡中彩:在市场洗礼中熠熠生辉(第80期)
还记得1980年代初的无锡县镀锡钢带厂吗?时任厂长兼供销员的周元庆凭着一张嘴、两条腿,在外搜集信息、开拓客户、洽谈业务,奔波于大江南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磨砺成长,最终成为改组后的无锡中彩集团掌舵人。如今的中彩集团,已成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创新跨越,践行“四千四万”精神的奋进者。
![]()
无锡中彩集团“四千四万”的新追求
8. 昆太激光:巾帼不让须眉的创业传奇(第91期)
还记得90年代风靡无锡的“梦之岛”吗?从经营电子产品商海里起步的胡溢,以惊人的魄力与智慧,在精密工业领域又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如今作为无锡市信息技术应用协会和锡山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的她,已将江苏昆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打造成激光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从商业新秀到行业领军者,她以创新与实干诠释了无锡女企业家的拼搏精神,续写着这座城市敢闯敢拼的创业传奇。
![]()
昆太激光公司创业团队合影
9. 鸿祥铝业:与“97”结缘的科技型企业(第97期)
创建于1997年的无锡鸿祥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效插片式散热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大厅陈列着一尊邓小平同志的半身铜像,标号为“97”。这是总经理钱国平出席全国科技产业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获赠的。公司始终铭记使命,砥砺前行,如今在科企合作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
![]()
鸿祥钱国平与“两弹一星”元勋杨家墀院士留影
10. 中农新肥:牢记总理为农服务的嘱托(第98期)
还记得无锡市磷肥厂吗?这家位于玉祁镇曙光村的企业,1990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专程到此考察。时任厂长金锡生带领团队以“绣花功夫”深耕支农产品,成功开发团粒法高浓度彩色复合肥等新产品,最终发展为规模化复合肥生产的领军企业,并与央企合资成立中农新肥公司,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闪光篇章。
![]()
199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到无锡市磷肥厂考察
11. 宝通电子:攻克“魔片”摘金牌(第101期)
在无锡乡镇企业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位“拓荒牛”,他率先荣获国家质量金牌,他就是无锡宝通电子公司董事长蒋荣豪。1985年,蒋董带领团队成功研发被国外“卡脖子”的LT6.5MB陶瓷滤波器。此后,又在近十年的技术攻关中,相继攻克了国内外同行称之为“魔片”的系列产品。他本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宝通蒋荣豪手捧国家质量金牌载誉回锡
12. 隆达铜业:三十载淬炼而盛开的“合金花”(第103期)
30年前的无锡隆达铜材厂还记得吗?这家创办于1994年的乡镇企业,在木匠出身的浦益龙厂长带领下,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三十载的淬炼,从乡村田野茁壮成长为高温合金领域的领先者、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如今,“隆达制造”的高温合金产品不仅替代进口,也成为国际航空、燃机制造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
2022 年 7 月,隆达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
![]()
2023年4月奋楫者先,“四千四万”再出发座谈会代表在隆达留影
作者简介
沈云福,共和国同龄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长期关注无锡工商文化历史,并著有数部专集,与友人合著的无锡百年工商史纪实作品两度获太湖文学奖。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