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渔三代孙梦:鱼儿就像我的孩子,我可以听见它的呼吸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付海洋 罗思梦 邹桑蓬

7月7日,湖北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孙梦坐在鱼池边发了一个朋友圈:88小时,8万多尾鳜鱼苗售罄。

孙梦,人如其名,一直行走在追梦的路上。从一个好学生,跳出农门进入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成为部门经理;告别都市,返回乡村,孵化鱼苗,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前行。


一尾尾鱼苗,承载着幸福村的希望


孙梦和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实习生查看鱼苗

1963年,大别山下的幸福村修建了幸福水库,水库库容七百多万立方米,每年5-7月水温稳定在22-28℃,是孵化鱼苗的天然温床。

1965年,幸福村开始孵化鱼苗,孙梦的爷爷是这里第一批渔民。他们用“木桶竹筛”的土法孵化鱼苗。他们感受了第一批鱼苗破卵而出的欣喜,写下了“楚天鱼苗孵化第一村”的序章。


无人机视角下的鱼苗孵化基地(黄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1979年,接力棒交到了父亲孙桂文手中。这一代人开始思考如何将鱼苗送得更远,卖得更多的钱。自行车、摩托车穿梭于周边乡镇,拖拉机则载着鱼苗驶向环大别山的河南、安徽。信息闭塞、路途颠簸、简陋的增氧设备,让每一次远行都充满风险。有一次去安徽,价值2000元的鱼苗历经一天多的颠簸,最终连本钱都未能收回——在那个肉包子只需几毛钱的年代,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但正是父辈们车轮上的坚持与汗水,让幸福村的鱼苗在岁月中积淀了宝贵的声誉。


渔民给鱼打催产针

2016年,渔三代孙梦登场。

大别山下的黄冈市黄州火车站,洒下了孙梦无数的离乡之愁。经历了六年之后,孙梦调转方向,回到家乡。

孙梦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惠州一家银行工作,从临柜员一步步干到信贷部经理。

六年后,这位“渔三代”决定继承父母衣钵,回乡孵化鱼苗。

身份的转换,象征着产业新路的开启。孙梦敏锐地拥抱时代浪潮:利用一亩田、惠农网、鱼大大等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精准发布鱼苗品种与供应信息;同时在渔民中倡导,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渔民捞出水花

每年5月到7月,是幸福村鱼苗孵化基地的黄金季,也是“战斗季”。外人眼中“干3个月,玩9个月”的戏言,背后是孙梦和渔民们每天仅约3小时的睡眠。深夜的孵化基地恰似一个没有烟火的夜市。灯火通明,充氧声、流水声、人语声交织,上演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流程环环相扣:拉种鱼、打催产针、清洗孵化缸、挤卵、观察、售卖...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握。例如,打过第二针催产针的种鱼在池中转圈时,必须迅速抓捕挤卵,否则十分钟后鱼卵尽撒池中,前功尽弃。鱼苗分为水花和夏花,假如水花是婴儿,那么夏花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鱼卵入缸5天破卵成水花,需在三天内售罄,否则转入土塘10-20天后成为夏花再售。这份对时机的苛刻要求,是对体力和经验的双重考验。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实习生查看鱼苗

汗水浇灌出硕果。孙梦和村两委班子及乡亲们的奋斗,正推动幸福村鱼苗产业迈向现代化与规模化。2015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整合了121户社员的力量。

产业兴旺带动百业繁荣:捕捞队、运输队、餐饮等下游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每年鱼苗“打飞的”飞往全国的航空运输费用近200万元,基地销售收入在4000万元的基础上稳步增长。


渔民清除孵化缸滤网上的杂质

2021年,幸福村鱼苗孵化基地与国融公司共建农业科技公司,2024年挂牌“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引入华中农业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推动繁育品种从传统四大家鱼扩展至鳜鱼、黄颡鱼、鲈鱼、翘嘴红鲌等高附加值名特优品种达20余个,2024年年产鱼苗突破200亿尾。孵化池旁,新建的钢梁结构车间蓄势待发,将在专家指导下专攻名优鱼种的孵化——四大家鱼是基本款,名优鱼是主打款。


转运种鱼

2025年新建的电商中心与淡水鱼博物馆,将线上销售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开辟新增长点。如今,幸福村正对标省级、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向“智慧工厂”转型。


售卖鱼苗

从爷爷的“木桶竹筛”土法孵化,到父亲的“车轮闯市场”,再到孙梦的“指尖连天下”与“科技育种芯”,幸福村鱼苗产业以“水库资源+人才传承+科技创新”的模式,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站在孵化池边,望着网箱里细细密密的鱼苗,孙梦的欣喜溢于言表,他深情地说:“鱼儿就像我的孩子,我可以听见它的呼吸。”

(除署名外,本组图片由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摄)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突然被传死亡了?

他突然被传死亡了?

奋斗在韩国
2025-11-14 14:12:10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从中产抢着打卡,到集体甩卖倒闭:疯狂扩张的五星级酒店,为何突然崩了?

快刀财经
2025-11-14 22:46:29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4:08:40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官方提醒国人“避免前往”:日本旅游雪上加霜?

环球旅讯
2025-11-15 09:58:16
洪秀柱痛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

洪秀柱痛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14:34:38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封面新闻
2025-11-15 09:17:05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基本常识
2025-11-14 23:37:04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被爆怕去新加坡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被爆怕去新加坡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06:46:18
钧正平:中国网友满屏“一言为定”回应高市早苗妄言,是最有力的民意宣言

钧正平:中国网友满屏“一言为定”回应高市早苗妄言,是最有力的民意宣言

澎湃新闻
2025-11-15 13:41:30
羁绊!樊振东单打赢了,但他与王楚钦的全运会对决仍未结束

羁绊!樊振东单打赢了,但他与王楚钦的全运会对决仍未结束

澎湃新闻
2025-11-15 16:30:29
林诗栋4-1战胜袁励岑,职业生涯首次晋级全运会男单决赛

林诗栋4-1战胜袁励岑,职业生涯首次晋级全运会男单决赛

懂球帝
2025-11-15 14:57:33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5 09:03:25
日媒:中国600年来都是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日媒:中国600年来都是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5 15:23:29
让日本开第一枪

让日本开第一枪

求实处
2025-11-14 21:40:03
云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灿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云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灿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15 10:31:18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女歌手“阿珍”意外身亡,很多剧院都有的电动座椅竟如此危险?业内人士推测:事发时可能忘切电源

极目新闻
2025-11-14 20:10:12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2025-11-15 17:35:00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7060文章数 943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任天堂回应Switch2第三方底座被锁传闻 并未排斥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艺术要闻

1.7亿建成,1.5亿拆掉!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

旅游要闻

跟“风”游,大理冬季热度不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