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由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新加坡办公室携手新加坡Helmsman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新加坡-国际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价值变现的‘全球枢纽’”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中资企业出海战略下的知识产权运营路径,通过政策解读、模式拆解与实践案例剖析,为参会企业代表提供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深度的解决方案。
活动背景:
全球化变局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升维需求
当前,在全球监管体系加速分化的背景下,中资企业出海面临合规成本攀升与知识产权价值变现受阻的双重挑战。新加坡凭借《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立法优势、金融管理局(MAS)的创新监管态度,正成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合规枢纽。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在新加坡知识产权运营中暴露出三大关键痛点:对当地法律体系适应性不足导致保护漏洞、知识产权长期滞留“成本中心”难转化、国际化人才短缺制约运营效能——这些困境在蔡生辉律师调研中被精准概括为"将国内错误在新加坡重演",凸显专业指导的紧迫性。本次论坛旨在回应企业从"产品出海"向"技术出海"战略转型中,对知识产权全球资产配置与跨境价值激活的系统性需求。
战略定位:
新加坡--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安全港湾”
李俊廷律师(新加坡Helmsman副主管律师)以“新加坡:企业走向全球的安全港湾”为主题,系统阐释新加坡四大核心优势:法律确定性、政治中立性、商业连通性与文化亲近性。
李律师指出,在监管分化的全球格局中,新加坡凭借全链条税收优惠政策(覆盖研发扩张、IP控股及持有环节),成功吸引阿里云、平安壹账通等企业设立国际总部与IP中心——典型案例包括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的AI专利快速通道计划,助力阿里巴巴一项人工智能专利仅三个月即获授权,大幅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新加坡产学研生态更赋能跨境价值变现:阿里巴巴与南洋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开发可解释性AI,平安壹账通携手新加坡管理大学推进区块链量子计算应用,此类合作依托中立司法环境实现IP全球运营,并成为企业规避单点监管风险的“减压阀”(如希音迁移IP资产缓解西方合规压力)。资本领域涌现的 “Singapore washing” 新趋势进一步印证其枢纽地位:企业以新加坡IP基地向全球投资者传递合规信用背书,显著提升融资竞争力与估值水平。
运营实践:
构建知识产权价值变现的全周期链路
蔡生辉律师(上海兰迪新加坡办公室)强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中资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基建工程”,需通过“获取-运用-交易-保护”全周期模型推动IP资产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
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适应性短板(如因不熟悉当地法律导致保护漏洞、重专利数量轻质量等 “将国内错误在新加坡重演” 的误区)、 IP价值转化困局及国际化人才短缺三大痛点,蔡律师提出构建 “本土合规团队+跨境法律培训” 双轨机制、探索证券化与许可交易激活IP流动性、借力新加坡人才政策(如40岁以上从业者脱产深造补贴)破局。典型案例印证新加坡枢纽价值:天津机械企业以新加坡IP运营中心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并同步设立全球营销中心,实现技术保护与市场拓展协同;江苏科技公司依托新加坡主体汇聚东南亚经营性利润与IP资产,借助新加坡亚洲最大金融中心地位(2023年超越香港),以 “现金流+IP组合” 成功撬动战略投资。企业应把握新加坡法律强保护与金融高流动性双重优势,通过差异化竞争(如奢侈品定制服务)及AI、大数据驱动的服务创新,将新加坡IP中心打造为全球化价值跃升的核心支点。
本次论坛深度解构新加坡作为“知识产权价值枢纽” 的战略定位,通过 “安全港湾”政策解读(李俊廷)、“全周期运营模型”实践路径(蔡生辉),为中资企业提供从风险缓释到资本放大的全局解决方案。论坛揭示的核心范式——以新加坡为支点,通过IP证券化运作激活资产流动性、借力多法域保护机制降低合规成本、依托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国际定价权——将推动中资企业从 “技术出海”向“价值出海” 跃迁,重塑亚太地区知识产权全球化运营的生态坐标。
来源: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