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建发印象青城:在青浦新城,赖在中式院里的日子
搬进印象青城的第三个周末在小区的凉亭里打盹。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影子,远处传来会所泳池的嬉水声 —— 这场景,和当初销售小吴说的 “在这里能懒出花来” 完美对上了。作为一个在青浦摸鱼了十年的 “土著”,从老城区的老公房,到现在 143㎡的叠墅,这房子没别的,就是住着省心,适合我这种怕麻烦的性子。
初识印象青城:被老妈拽来的 “中式陷阱”
知道这个盘,全靠我妈。去年夏天她跳广场舞时听隔壁李阿姨说:“印象青城四期要开了,中式院子,游泳池,离你家小子上班的地方近。” 转头就把我从床上薅起来:“去看看!你爸念叨中式院子念叨多少年了。”
那时我正琢磨换房。现在住的 80㎡老公房,墙皮掉得像斑秃,厨房小得转不开身,最要命的是没电梯,我爸膝盖不好,每次爬楼都龇牙咧嘴。但换房这事儿太麻烦,看房要请假,对比要动脑,我拖延了大半年,直到被老妈架着出门。
从老城区开车过去,走漕盈路转盈港东路,15 分钟就到了。远远看见一片灰瓦白墙的建筑群,飞檐翘角的,像从古装剧里抠出来的。我嘀咕:“这玩意儿住着得天天穿汉服吧?” 我妈瞪我一眼:“懂啥,这叫宋雅风。”
售楼处更夸张,门口摆着俩石狮子,进去是小桥流水,穿旗袍的小姐姐递上茉莉花茶。小吴是个戴眼镜的斯文小伙,说话慢悠悠的:“哥,我们这是建发的宋雅风,屋顶是歇山顶,窗棂是回字纹,都是有讲究的。”
我没听进去,满脑子想的是啥时候能回去补觉。直到进了 143㎡叠墅样板间,突然精神了 —— 一楼的院子有 30㎡,我爸当场就蹲地上比划:“这里种棵石榴树,那边搭个葡萄架……” 二楼的主卧带露台,我妈已经开始规划藤椅和茶桌,连我那挑剔的媳妇都盯着 U 型厨房发呆:“这比咱家那灶台强十倍。”
临走时小吴说:“四期均价 4.8 万,143㎡叠墅 680 万,认购金 30 万。” 我妈偷偷拽我袖子:“比李阿姨家那套便宜 50 万,还带院子。” 得,她老人家已经算上账了。
地理位置:青浦新城的 “懒癌友好区”
住进来才发现,这地方选得真妙 —— 离老城区不远,到新城核心也方便,完美契合我 “不远跑” 的原则。
项目在青浦新城西北边,往南 1.5 公里是百联购物中心,往北 2 公里是老城区菜市场。平时想逛大牌就去百联,想买新鲜蔬菜就回老城区,不用纠结。我媳妇爱逛街,说 “比住老城区省了一半路上时间”,但我觉得差不多,反正都是她逛我等。
离 17 号线漕盈路站 1.2 公里,这个距离有点微妙。天气好时散步 15 分钟,热了冷了就骑共享单车,5 分钟到。我试过早高峰步行,慢悠悠晃过去刚好赶上 8 点 10 分的地铁,到虹桥天地 40 分钟,比以前挤公交快 20 分钟 —— 虽然我还是觉得多睡 20 分钟更划算。
最妙的是 “躲清静”。小区西边是条小河,东边是规划中的绿地,晚上遛狗基本碰不到人,不像老城区的广场舞音乐能穿透三层窗户。我爸说:“这才叫过日子,不用听张大妈家的鸡飞狗跳。”
交通出行:17 号线的 “摸鱼通勤”
作为一个拒绝内卷的 “青浦土著”,17 号线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 不用挤,不着急,上班像去公园散步。
早高峰实测:
- 8:00 从家慢悠悠出门(我妈已经做好早饭)
- 8:15 到漕盈路站(路上买杯豆浆,刚好赶上 8:17 的车)
- 8:30 到徐泾东(换乘 2 号线时还能刷 5 分钟手机)
- 8:50 到公司(卡着点打卡,完美)
以前住老城区挤公交,7:30 就得出门,现在能多睡 40 分钟,黑眼圈都淡了。17 号线的座位是玄学,漕盈路站上车,80% 能抢到座,一路晃到徐泾东,偶尔还能补个觉。
自驾党の福音:
- 到虹桥枢纽:走崧泽高架,30 分钟(早高峰堵也认了,反正我不赶时间)
- 到朱家角:走沪青平公路,25 分钟(周末钓鱼专用路线)
- 到市区:除非必要,一般不开(停车费比油钱贵)
最爽的是小区车位宽,2.5 米的标准,我这新手停车不用来回挪。地库有直达电梯,下雨天不用淋雨,对我这种怕麻烦的人太友好。
自行车の浪漫:
天气好时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10 分钟搞定,还能顺路买个煎饼。小区门口有共享单车停车点,不用到处找车,这点比老城区强多了。
社区规划:中式院子里的 “懒人天堂”
建发的中式风,看着讲究,住起来居然很懒 —— 不用费心打理,还处处透着舒服。
容积率 2.0 的 “呼吸感”:
29 栋房子,有高层有叠墅,楼间距最宽 50 米,我家二楼的露台能晒到下午 3 点的太阳。对比老城区那栋楼挨楼的老公房,简直是从沙丁鱼罐头搬进了大花园。
园林的 “不用管” 美学:
没搞乱七八糟的名贵花木,就是石榴、海棠、紫薇这些好养活的,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物业会定期修剪,我这种植物杀手也能蹭到赏花的乐趣。水系里的锦鲤胖得像小猪,我爸天天去喂,说 “比遛狗省心”。
会所的 “家门口躺平”:
恒温泳池、健身房、瑜伽馆,办张年卡比外面便宜一半。我媳妇每周去三次瑜伽,回来就念叨 “比以前去市区健身房省俩小时”。泳池水挺干净,周末带娃去扑腾,不用挤公共泳池,懒人的福音。
叠墅的 “院子自由”:
我家的院子 30㎡,铺了青石板,摆了套石桌石凳,剩下的全交给物业打理。我爸种了棵石榴树,今年结了 20 多个果子,够街坊邻居分的。露台更省事,摆俩藤椅,夏天晚上喝啤酒看星星,比去露营舒服。
户型解析:143㎡叠墅的 “懒癌设计”
选 143㎡的上叠,纯粹是因为 “不用爬楼”—— 电梯到三楼,再走半层楼梯就到家,我爸的膝盖表示很满意。
一楼的 “活动区”:
客厅面宽 4.2 米,和餐厅打通,摆了 L 型沙发 + 餐桌,中间还能放下娃的游戏围栏。厨房是 U 型的,媳妇说 “三个人做饭不打架”,但我们家一般就我妈一个人开火,够够的。
二楼的 “躺平区”:
主卧套间 18㎡,带飘窗,我和媳妇的床是 1.8 米的,旁边还能塞下她的梳妆台。次卧 12㎡,我爸我妈住刚好,朝南的窗户冬天晒被子方便。
露台的 “摸鱼角”:
15㎡的露台,一半封起来做阳光房,放了麻将桌(我爸的命根子);一半露天,摆了烧烤架(一年用不了三次,但必须有)。周末我妈在露台晒被子,我在阳光房打游戏,互不打扰。
细节的 “懒人友好”:
- 全房带飘窗,不用买额外的小桌子
- 厨房台下柜做了抽屉,拿东西不用蹲
- 卫生间干湿分离,打扫起来不费劲
- 露台有下水,下雨不用手动排水
内装品牌:看着贵,用着懒
4.8 万的均价,装修居然没糊弄,都是些不用费心保养的牌子。
大金中央空调:
夏天开 26 度,客厅和卧室温差不大,不用来回调。最牛的是自清洁,用了半年滤网没咋脏,省得拆下来洗。
威能地暖:
冬天开 22 度,我爸说 “比老房子的暖气片舒服”。费用还行,143㎡每月燃气费 400 多,比开空调省事儿。
厨卫的 “耐造” 哲学:
- 厨房台面是石英石,酱油洒了擦一下就没印子
- 马桶是 TOTO 的,带自动冲水,不用弯腰
- 花洒是汉斯格雅的,水压稳定,不用天天调
媳妇本来想换全屋灯具,说 “太中式”,结果住了俩月说 “懒得换了,凑合用吧”—— 这就是懒人最终的妥协。
周边配套:懒得跑远的 “15 分钟圈”
住这儿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跑远 —— 买菜、看病、遛娃,15 分钟内搞定。
买菜の选择困难:
- 小区门口的生鲜超市:下班顺路买,不用拎太远
- 1 公里外的漕盈路菜市场:我妈专属,说 “比超市新鲜还便宜”
- 百联青浦购物中心:想吃点好的,开车 10 分钟
最爽的是百联的盒马,3 公里内免费配送,不想做饭时点个外卖,30 分钟送到,比老城区快多了。
遛娃の撒手锏:
- 小区儿童乐园:塑胶地垫,摔了不疼,娃自己跑着玩,我在旁边刷手机
- 1 公里外的青溪公园:有沙池和滑梯,比小区的大,周末去放风
- 百联的亲子乐园:下雨天人多,平时还行,媳妇带娃去得多
看病の不折腾:
- 社区医院:步行 15 分钟,配药打针足够
-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开车 10 分钟,三甲医院,我爸体检就在这儿
- 药店:小区门口就有,半夜发烧买退烧药不用跑远
教育配套:娃上学的 “省心公式”
买这儿时没太操心学区,结果歪打正着 —— 学校不远,还都是熟人。
逸夫小学:
步行 10 分钟,我同事家娃就在这儿,说老师挺负责,作业不多。小区里好几个业主的娃在这儿上学,早上能一起结伴走,不用天天送。
尚美中学:
骑车 5 分钟,升学率在青浦排得上号。我姐家孩子在这儿上初二,说 “比市区的学校轻松,活动还多”。
幼儿园:
小区自带 9 班幼儿园,明年开园,我家娃刚好能赶上。就在小区东南角,不用过马路,我妈说 “以后送娃上学顺便跳广场舞”。
最懒的是上学路线,不用绕路,从小区东门出去直走就到,对我这种怕麻烦的家长太友好。
价格与性价比:青浦新城的 “懒人账本”
143㎡叠墅总价 680 万,均价 4.8 万,对比下来,比瞎折腾强。
算账の懒人法:
- 首付 30%:204 万(卖了老城区的房,刚好够)
- 贷款 70%:476 万
- 月供:30 年等额本息,每月 2.25 万(我和媳妇月入 5 万,够花还有剩)
对比の懒得选:
- 同片区高层:100㎡500 万,得房率 75%,没院子(放弃,我爸不同意)
- 市区老破小:100㎡800 万,还没这儿舒服(疯了才买)
- 朱家角别墅:150㎡600 万,太远,上班不方便(懒人拒绝长途通勤)
住了半年,中介说同户型挂牌价 700 万了,涨了 20 万。我爸天天念叨 “买对了”,我倒觉得,住着舒服比啥都强。
优缺点客观评:懒人眼里的 “能忍清单”
这房子不是完美的,但缺点都在我能忍的范围内 —— 懒人嘛,懒得计较太多。
优点の懒得夸:
- 中式风好看,不用自己装就挺有格调
- 院子露台够用,晒被子养花两不误
- 离地铁不远不近,走路骑车都合适
- 配套齐全,不用跑远
- 物业还行,有事儿打电话能解决
缺点の能忍系列:
- 17 号线早晚高峰有点挤(但我能错峰出门)
- 叠墅楼梯有点陡(我爸慢慢走还行,实在不行就少上楼)
- 小区太大,从东门走到西门要 10 分钟(反正我平时只走最近的门)
- 中式装修风格有点老气(媳妇说慢慢换软装,目前懒得动)
- 周边商业不如市区热闹(但我本来就不爱凑热闹)
对比周边项目:懒得挑的 “闭眼选”
看房时就对比了俩盘,果断选了印象青城 —— 懒得纠结,直觉靠谱。
某国企盘:
- 优点:便宜 50 万,高层得房率还行
- 缺点:没院子,风格普通,像宿舍
- 放弃原因:我爸非要有院子,没得谈
某民企盘:
- 优点:带精装,送家电
- 缺点:容积率 3.0,楼间距近,担心烂尾
- 放弃原因:懒得多想,国企 + 建发,靠谱
事实证明懒人有懒福,住进来半年,没发现啥大毛病,比瞎折腾强。
购房过程:懒人の佛系操作
买这房子没费啥劲,全程佛系,居然还挺顺利。
认筹の随缘:
- 我妈去排的队,说 “人挺多,但咱想要的叠墅还有”
- 交了 30 万认购金,刷信用卡还能赚积分(懒人小技巧)
选房の随便:
- 没抢所谓的楼王,选了中间栋,说 “安静”
- 楼层选了 3-4 楼,说 “不高不低,刚好”
签合同の省心:
- 销售小吴把该填的都填好,我就签了个名
- 贷款选了等额本息,懒得算哪种划算,反正月供能承受
收房の敷衍:
- 请了个验房师,就发现俩空鼓,物业说 “下周修”
- 没纠结细节,能住就行,懒得扯皮
未来生活:懒得规划的 “顺其自然”
住这儿的日子,没太多宏大规划,就想慢慢过,懒得折腾。
日常の循环:
- 工作日:上班摸鱼,下班回家吃我妈做的饭,晚上在露台喝啤酒
- 周末:睡懒觉,陪娃去公园,偶尔约朋友来家里烧烤(其实半年才一次)
期待の小事:
- 幼儿园开园,娃不用再麻烦我姐帮忙带
- 小区门口的商业街开业,买酱油不用走太远
- 我爸的葡萄架能结葡萄(虽然他种啥死啥,但梦想还是要有的)
给购房者的 “懒人建议”
懒得写太长,就几句大实话:
- 想买叠墅的,优先选上叠,电梯到三楼,爬楼少
- 高层选 5-8 楼,不用天天等电梯,采光也够
- 装修别大改,建发的基础还行,凑合用两年再说
- 不用纠结学区,青浦的学校都差不多,娃努力比啥都强
- 懒得做饭的,选离东门近的,外卖小哥熟门熟路
如果你也怕麻烦,喜欢清静,想在青浦新城整个带院子的房子,这儿挺合适。要是喜欢热闹,爱折腾,可能不太对味。
总结:懒得评价,住着舒服就行
半夜在露台抽烟,看着小区的灯笼亮着,远处的 17 号线像条光带 —— 突然觉得,买房这事儿,不用想太多,住着舒服,懒得搬家,就是最好的。
印象青城不算啥豪宅,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但对我这种懒人来说,够了。院子能让我爸摆弄,泳池能让媳妇锻炼,学校能让娃上学,我呢,能在露台安安静静抽根烟,就挺好。
如果你也是青浦的,怕麻烦,想换个舒服点的房子,不妨来看看。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懒得挑来挑去,就这儿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