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购发现不少奇怪东西。超市里有雷碧饮料,包装跟雪碧一模一样,连小票都打成雷碧两个字。街边卖的鞋明明标着阿迪王,穿出去别人还以为是正品。假货现在都敢正大光明卖,这事儿确实该好好说说。
有人专门查过假货利润,成本五六十的东西能卖到上千。浙江有家小作坊用八块钱的洗衣粉装进名牌桶,卖到九十九一套,半年赚了百万。直播里更夸张,三百块的假名牌表吹成海外代购,说原价两千多。反正消费者要是真信了,这钱一分不落全进自己腰包。
![]()
工厂那边现在都有专门生产线。鞋厂流水线做假名牌鞋,质量跟真的一样,只是皮料差些。化妆品工厂生产假大牌,瓶子包装完全复制,就是里面成分换便宜货。就连手机壳、充电器都有高仿,卖的时候还附带假发票假检测报告,摆明了跟正品抢生意。
![]()
消费者为啥买假货?便宜是一方面。年轻人买假名牌鞋,两三百就能穿上千块的款。老人买康帅傅方便面,图个看着眼熟价格又低。还有人就图个面子,婚礼上送礼品送六个核桃,亲戚来了以为送的是六个核桃。反正知道是假的,但能省不少钱,或者在人前撑场面就行。
![]()
但假货危害大着呢。食品类最危险,有的山寨米粉菌落超标,吃坏肚子住院。化妆品假货里重金属超量,长期用脸上烂。假电器更吓人,插座漏电起火,出事了厂家跑了,倒霉的是消费者。这些东西卖完就不管,出了问题找都找不到人。
![]()
打假其实一直在搞。去年某平台下架假货几百万件,但过段时间又冒出来。查处小作坊抓几个老板,可工厂搬个地方还能继续开张。有些商家注册新品牌,改俩字继续模仿大牌。执法难度大,而且假货太多,根本堵不住源头。
![]()
有人建议平台加强审核,可商家总有新招,用谐音字或图片规避关键词。也有专家说靠消费者辨别,但普通人哪认得清?就算仔细看,包装做得太像,一不留神就会买错。还有人说提高惩罚力度,可违法成本低,被抓到赔点钱还能接着干。
![]()
卖假货的挣得多,买假货的图便宜,厂家有市场需求自然就做。消费者也分不清真假,觉得反正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便宜占着又不犯法。但时间久了,正规厂家受影响大,真品价格被拉低,质量可能也得跟着凑合。最后倒霉的是老实做生意的人。
![]()
卖的卖,买的买,管的管得住一时管不住一时半会儿,就这么循环下去了。假货就跟韭菜似的,割完又长,永远打不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