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以色列水火不容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这里面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霍梅尼。
霍梅尼上台
上期我们说到,巴列维时期虽然是伊朗的黄金时代,但社会矛盾很突出,最终导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宗教领袖霍梅尼被推到了台前。而美国这时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后悔几十年的错误判断。
美国人以为就算伊朗换了领导人,他们也不会改变亲美路线,于是私下与霍梅尼达成默契:只要美方劝服伊朗军方不搞政变,并促使国王巴列维下台,霍梅尼上台后将维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
![]()
这场交易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对伊朗的一次重大外交失误。当时巴列维虽然有军权,但美国驻伊朗大使沙利文劝服军方高层放弃支持,直接导致巴列维孤立无援。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被迫交出军权,仓皇出逃。而霍梅尼则在美国默许之下重返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垮台,美国要负主要责任。而美国人也很快尝到了“扶神上位”的苦果。
霍梅尼的神权理念从根本上就与美国格格不入,他上台后立刻翻脸,抛出那句著名口号:“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更激进的是,同年11月4日,巴列维流亡美国,霍梅尼以此为由煽动一群激进分子攻占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劫持了52名外交人员,扣押了444天。这场震惊世界的“伊朗人质危机”彻底撕裂了美伊关系。在2005年出任伊朗总统的艾哈迈迪·内贾德,正是当年参与劫持人质的学生之一。这次事件让伊朗的国际形象跌入谷底,也引发了美国长达数十年的严厉制裁。1983年,在伊朗幕后支持下,黎巴嫩真主党策划了贝鲁特美国使馆爆炸案,美方人员伤亡惨重,双方从此彻底成为死敌。
![]()
以色列的处境也同样戏剧性转变。原本伊朗与以色列并无历史仇怨,甚至曾是中东地区少数承认以色列的穆斯林国家之一。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伊朗是继土耳其之后第二个与其建交的伊斯兰国家。两国在情报合作方面关系密切,以色列甚至帮伊朗建立了情报机构萨瓦克。可霍梅尼上台后频频叫嚣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彻底与以色列翻脸。这种全凭宗教情绪决定国家政策的行径看似荒唐,实则是原教旨主义逻辑下的必然选择。
![]()
对这类神权统治者来说,树立敌人、煽动仇恨本身就是统治的工具。他们的权力基础是信仰驱动下的情绪动员。而霍梅尼就是用这种手段,在人质危机引爆的宗教狂热中举行全民公投,正式将伊朗改为“伊斯兰共和国”,政教合一的体制自此确立,他也成为超越国王的“最高领袖”。
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确实重要,但在群体性的癫狂和短视的利益面前,他们很容易成为政治狂热的燃料。可代价是沉重的。几十年过去,伊朗始终在神权铁幕下苦苦挣扎。霍梅尼不仅没有带来新生,反而大搞清洗。那些当初热烈欢迎霍梅尼回国的“人民”,最终也成了这个政教机器的牺牲品。
![]()
伊朗的血泪
之前提到过,波斯在历史上为了抗衡奥斯曼帝国,萨菲王朝主动选择了什叶派作为国教,而绝大多数穆斯林国家信奉的却是逊尼派。虽然名义上同属伊斯兰教,但这两派之间水火不容,宗教仇恨深植千年。
![]()
霍梅尼掌权后,他不仅要在伊朗建神权政体,还要把什叶派的原教旨理念推广到整个中东。他的首要目标,就是什叶派人口众多的邻国——伊拉克。
可问题是,伊拉克的铁杆逊尼派掌权者萨达姆会答应吗?霍梅尼在伊拉克煽动什叶派宗教理念,这在萨达姆看来无异于公开煽动叛乱。再加上两国本就存在领土纠纷,萨达姆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在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
![]()
伊朗面积是伊拉克的四倍,人口是其三倍,经济实力远超对手,按理说优势明显。但霍梅尼把西方、中东、甚至原本中立的国家都得罪了个遍,反倒让率先发动战争的萨达姆赢得了包括美国、苏联、沙特在内的多方支持。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八年,死伤无数,堪称现代中东最惨烈的冲突,没有之一。面对萨达姆的猛烈进攻,霍梅尼甚至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手段,他发布教令,让800名儿童头戴写有经文的头巾,胸挂“天堂钥匙”,徒步踏入伊拉克的地雷阵为部队开路。这一行为震惊了世界,伊拉克士兵不忍心对其下手。
![]()
到1988年战争结束时,伊朗自己公布的死亡数字已达30万,而外界估计至少45万,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国力被严重拖垮。
同年,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出版小说《撒旦诗篇》,书中某些桥段被霍梅尼认定为“亵渎先知”。霍梅尼在1989年初下令全球追杀鲁西迪,还开出高额悬赏。这是现代历史上罕见的国家元首因为一本小说对外国公民发布追杀令。直到今天,这个追杀令仍然有效,而且奖金现在已超过300万美元。鲁西迪此后在英国政府的庇护下只能隐姓埋名,而世界各地与《撒旦诗篇》有关的译者、出版人却相继遇袭,甚至有人遇害。这一系列行为彻底恶化了伊朗的国际形象。
![]()
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西方对伊朗的制裁暂时松动,伊朗重新获得出口石油的机会,外汇收入大增。但霍梅尼的继任者们迅速把军费拉高了40%,将资金用于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代理人战争,继续强化什叶派的区域霸权。
结尾
最后我们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伊朗和以色列会从昔日盟友变成如今死敌?
伊朗和以色列在1970年代以后敌视的根源,恰恰来自霍梅尼的宗教立场,他既然要领导整个伊斯兰世界,那就必须站在“反犹”第一线。阿拉伯世界敌视以色列,那伊朗就必须比他们更敌视。他们高喊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除”,结果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致命打击。近十年间,以色列先后袭击伊朗的核设施、暗杀高级核科学家、炸毁武器工厂。伊朗每次都发誓“复仇”,却从未真正实施有效反击。
![]()
下期我们来说伊朗国内的一些带路党,更多内容欢迎订阅历史有点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