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伊拉克,你脑子里是不是还停留在新闻里的断壁残垣?是不是总觉得那里只有爆炸声和难民营?
![]()
我之前也这么想,直到刷到巴格达街头的短 ——LV 和 Zara 的招牌在商场外亮着灯,年轻人拿着手机扫码买奶茶,宾利车在干净的马路上排队等红灯,这哪是印象里的 “战乱国”,分明像个刚睡醒的活力都市!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 20 年前连孩子吃饭都要靠配给粮的国家,现在 GDP 飙到了 2500 亿美元,是 2003 年的 12 倍还多。世行的数据摆着呢,2023 年伊拉克 GDP 就有 2688 亿美元,比 2020 年那阵疫情低谷期足足多了 800 多亿。更让人意外的是,它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买油了 —— 今年 11 月,伊拉克总理苏达尼直接官宣:“从今天起,停止进口汽油、柴油和煤油!”
要知道,2003 年战争后,伊拉克连自家油田都管不好,每天得花 3000 多万美元从国外买成品油,一年下来就是 120 亿,占了财政支出的 15%。现在不一样了,四大炼油厂年产能突破 5000 万吨,不仅够全国人用,还能往外卖。有专家算过,这一下每年能省出相当于整个国防预算的钱,难怪苏达尼敢拍着胸脯说 “能源自主”。
![]()
不光是石油,伊拉克的基建也在悄悄 “补课”。2003 年那会儿,底格里斯河上 12 座大桥炸得只剩 5 座,现在新修了 20 座,晚上灯光一亮,比不少城市的景观桥还好看。还有学校和医院,1700 所新学校拔地而起,4 家现代化医院加上首座癌症治疗中心,以前看病得往约旦、黎巴嫩跑,现在在巴格达就能治大病。
最让人佩服的是那些年轻人。900 万伊拉克年轻人,占了总人口近五分之一,他们没躺在废墟里等援助,而是扎进工地盖楼、在医院值夜班、在 IT 公司写代码。有个在巴格达做电商的小伙子,去年在网上卖本土手工艺品,一年就赚了 12 万美元,还雇了 8 个员工。他说:“我爷爷那辈经历战争,我这辈要把国家建起来。”
![]()
不过别以为伊拉克现在就是天堂了。石油带来的麻烦也不少,2023 年石油收入 886 亿美元,占了经济的八成还多,万一油价跌了,日子还得紧巴。更揪心的是战争后遗症 —— 有报道说,伊拉克畸形儿数量是广岛长崎的 14 倍,都是当年美军贫铀弹留下的伤。还有腐败问题,虽然政府在查,但不少老百姓说:“路修得快,可有些钱还是进了私人腰包。”
![]()
但最敢 “硬气” 的,是他对美军的态度。苏达尼今年直接划了红线:“最晚 2026 年 9 月,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必须撤军!” 现在驻伊美军还有 2500 人,主要待在巴格达大使馆和安巴尔省的基地,可伊拉克已经开始规划 “后美军时代” 的安全方案了 —— 什叶派的 “人民动员组织” 要拆成三个旅编入正规军,库尔德的 “佩什梅格” 武装也得按宪法纳入体系。
当然,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库尔德自治区已经表态,“武装整合得好好商量”;逊尼派政党也担心什叶派占太多便宜。美国那边更有意思,国务院发言人含糊其辞:“撤军得看安全形势。” 可伊拉克这次没松口,苏达尼还悄悄跟伊朗谈建输油管道,跟俄罗斯聊军售,明显是想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
现在的伊拉克,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虽然还有点晃,但已经能迈开步子了。它不再是新闻里那个只会出现在 “战乱报道” 里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国家 —— 有 LV 店的繁华,也有街头小吃摊的烟火气;有年轻人的冲劲,也有老人们对和平的珍惜。
之前总有人问 “为啥没人报道伊拉克的变化”,其实答案很简单:和平没那么多 “爆点”,重建也不像战争那样吸引眼球。可正是这些不被关注的日常,才藏着一个国家真正的希望。
或许我们该放下猎奇的眼光,认真看一眼这个不被报道的伊拉克。不是为了歌颂,而是为了承认:即使在最深的黑暗里,人类依然有重建光明的能力。
下次再看到伊拉克的新闻,别只盯着废墟看,不妨多留意那些新建的大桥、热闹的商场,还有年轻人眼里的光 —— 那才是现在的伊拉克,一个在废墟里重新站起来的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