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肆虐,榕江变"水城"
黔东南的六月本该是青山如黛的时节,榕江县却在一场世纪暴雨中彻底变了模样。自6月18日起,这个宁静小城连续六天浸泡在暴雨中,仅22日至24日三天,全县平均降雨量就突破200毫米。最严重的平永镇等地,24小时降雨量高达300毫米——这相当于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
水利部的数据更让人心惊:这场暴雨的总水量相当于46个杭州西湖(以西湖1429万立方米库容计算),66300万立方米的洪水在33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肆虐。当暴雨遇上榕江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场三十年一遇的灾难就此爆发。
![]()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地理困局下的生死时速
都柳江上游的雷山县九十九水库站点记录到274.4毫米降雨,丹寨县9个站点出现特大暴雨。上游来水与本地暴雨叠加,导致6月24日都柳江出现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洪峰:水位超保证线5.21米,流量达每秒11400立方米!
319毫米的累计面雨量,相当于半年降雨量在一周内倾泻而下。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引桥垮塌,全县19个乡镇受灾,4万余人紧急转移。这场"上下游洪水夹击"的灾难,暴露了山区县城应对极端天气的脆弱性。
![]()
跪行千里的赤子之心
在冰冷的灾情数据中,一个身影温暖全网。宁夏"跪行巨人"胡雷拖着小儿麻痹症致残的双腿,辗转70小时跨越三省,将19吨物资送达榕江。这位靠拾荒和摆摊为生的残疾青年,掏空银行卡里最后5毛钱,捐出1万斤大米、500箱方便面等价值5.5万元的物资。
当网友质疑他"作秀"时,他晒出归零的账户截图:"要么不捐,要捐就捐干净。"事实上,这个每月仅靠几百元补助生活的年轻人,数年来累计捐款已超百万。
暴雨冲刷出的时代命题
随着防汛I级响应终止,榕江开始清淤重建。但这场相当46个西湖水量的暴雨,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结束:在气候变化加剧的当下,如何建立更精准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山区县城该如何破解"上下游洪水夹击"的地理困局?
胡雷清空的银行账户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天灾或许无法避免,但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堤坝。当榕江人民在淤泥中重建家园时,那些跨越千里的微光,正如同都柳江终将归位的江水,默默滋养着这片受伤的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