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6月29日电(罗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广州地铁十号线、十二号线东、西段开通运营。随着新线投运,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751.1公里,大湾区轨道交通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更多市民享受到“轨道上的便捷生活”。
![]()
“双线织城脉 活力启新程”开通仪式现场。广州地铁供图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成表示,广州地铁十号线与十二号线共同构成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骨架中的“X形”对角线:广州地铁十号线呈“西南—东北”走向,此次开通的西塱至杨箕东长17.2公里,既是连接广州天河、越秀、海珠、荔湾中心区的“加密线”,也是西端与广佛线、广州地铁二十二号线衔接的“外联线”;广州地铁十二号线则从东南至西北纵贯城市,此次开通的东、西两段共长28.8公里,串联广州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五区。
![]()
广州体育馆站内,建设者代表、市民代表共同体验十二号线首发列车。罗政/摄
两条线路的开通,不仅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更强化了广州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经济联系,对高品质保障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过程中,“X形”对角线穿越广州中心城区的复杂地质环境,面临多重施工挑战:广州地铁十号线东湖站作为相当于4个标准车站体量的“巨无霸”车站,建设团队一度创造了市核心区域地铁车站日出土3500立方米、月出土91000立方米的纪录。而断面最多、施工场地最复杂的五羊邨站至东湖站区间,建设团队优化施工工法缩短支护时间,最终历时213天完成最深暗挖隧道施工。
![]()
现场讲解员与机器人互动。罗政/摄
广州地铁十二号线二沙岛站的建设中,团队克服砂层成槽质量控制难、周边环境敏感、渣土外运受限等挑战,在广州白云站至棠涌区间首次采用可变密度(泥水/土压)双模盾构机,在岩溶见洞率达75.2%的地层中完成350米小曲线半径隧道的掘进,为复杂岩溶地层盾构施工提供新方案。
![]()
地铁站内摆放了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广州地铁供图
在服务设施方面,两条新线全线各站均配置全新升级的智能客服中心、多元化支付售票机等设备,设置智能咨询终端与可视化求助按钮,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响应”的转变。其中,十号线采用最高级别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支持列车自动出入库、发车等功能,让市民体验“无感便利”,其技术标准也为全国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