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本应准时开门营业的老杨,攥着一纸诉状和布满褶皱的欠条,眉头紧锁地出现在信访局门口。这一次,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辗转于法院、信访、司法等多个部门,而是径直迈入宾川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泛黄的欠条
原来,老杨手中已经泛黄的欠条,记录着一笔长达6年的货款纠纷。
经营农资店多年的他,时常碰到手头不宽裕的乡亲到店赊购化肥、农药等物资。2017至2018年期间,村里的老刘先后多次到店购买化肥并写下欠条,承诺了偿还日期和逾期利息。可是直到还款期限,老杨并没有收到剩下的部分欠款。
6年间,他无数次上门催讨,却屡屡碰壁,虽然辗转多个部门,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在村口网格员的提醒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综治中心。
步入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映入老杨眼帘的,是由一张张桌子拼成的简洁服务窗口。“您好,是有什么事儿吗?坐下来慢慢说吧。”见老杨一时局促,综合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便主动引导他诉说需求。工作人员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在系统里详细记录,随后轻点鼠标,将案件分派给一旁诉讼服务窗口驻点的调解员和法官。
令老杨没想到的是,他原本只是抱着“最后试一试”的心态,可走进中心这扇门后,仅用半天时间,就解开了长达6年的心结。
解纷终点站
接收到指派案件后,宾川县人民法院驻点的法官赵永生和有着近30年调解经验的调解员林建华随即联系欠款方,将其和老杨一起邀请至综治中心协商解决。来到中心后,欠款方同意和老杨一起进入调解室。
在中心调解员与驻点法官的耐心释法劝解下,仅用半天,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现场,欠款方当场通过手机转账偿还了货款。“为了避免后续纠纷,转账截图还有欠条原件我们会存档,您看一下。”看着赵永生手中递过来的厚厚一沓资料和手机里到账的提示信息,老杨眼眶泛红。
回家路上,老杨意识到,综治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拼桌子”,也不是各职能部门聚在一起“摆样子”,就像村里网格员说的那样,是实实在在回应老百姓诉求的解纷终点站。
自实体化运行以来,该中心接访群众37批次71人,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一盯到底”,成功调解纠纷10余件,现场调解成功率高达92%。
综治有门道
确如老杨所想,这座嵌在信访局大楼内、面积200余平方米的综治中心虽然中心布局简洁,但背后运行大有门道。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心采用“1+N+3”功能布局模式:“1”即综治中心核心枢纽,依托“大理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系统”这一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从源头预防矛盾升级。
“N”则是协同作战的“主力军”,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信访、人社、教体等部门常驻,住建、卫健、民政、生态环保、工会、妇联等部门轮驻,实现法律咨询、案件受理、风险预警等业务“一窗通办”;3个特色调解室则是基层治理的“柔性触角”。综合调解室整合司法、民政、妇联等力量,专攻复杂疑难案件;“如家调解室”以温馨家庭式环境为依托,化解情感、邻里纠纷时更显人文温度;个人调解室邀请经验丰富的“乡贤调解员”、资深调解团队坐班,以群众信任的“熟人面孔”打开调解突破口。
此外,综治中心两侧囊括业务查询、法律援助、普法动态以及企业法治体检功能的法律服务机器人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智能助力和精准的法律服务。
解纷有门,治理有道。宾川县综治中心进入规范化、实体化运行新阶段后,各方职能部门“同堂会诊”,协同联动更加高效顺畅。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在这里找到了化解的“快车道”,也对“进一扇门,解万般难”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体会。
记者 肖思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