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学生就业,怎样迈出第一步——对6所高校49名毕业生的调查

0
分享至

毕业季来临,超1200万名高校毕业生面临职业抉择。记者对6所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调查发现,明确职业目标、投身基层实践、尝试创业创新及借助高校资源,成为突破就业挑战的关键路径。其中既有应届生通过精准定位斩获多份录用通知的实例,也有选择扎根三线城市或乡村的职业探索,更有创业者在政策扶持下的实践尝试。这些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就业样本,既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心路历程,也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了鲜活参考。

今年毕业季,预计超1200万名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踏上求职路。记者近期走访了6所高校,与49名应届毕业生面对面座谈就业感受。这49名毕业生包括3名博士生、23名硕士生、13名本科生和10名专科生,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表示,从就业市场的“金九银十”“金三银四”过关斩将,一路上有付出亦有收获,有艰辛更有希望。

有目标还要用巧劲

目标明确是毕业生不约而同给出的求职经验。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生王晓峰说,找工作就要有明确目标,并制定可行计划。

如何设定目标?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迪力夏提认为,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关键。“大三下学期我一直在备考研究生,但逐渐意识到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去年9月便将目标转向考公务员和应聘国企。”明确目标后他充分准备,应聘5个岗位,最终拿到4份录用通知。

不少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难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折射出他们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充分认知和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很多毕业生是在经历几轮求职失利后,才意识到就业的难度与难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刘博宇说。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渠思源原本计划报考高校辅导员,考试频频受挫后,他重新思考自身优势,将择业目标转向体育教职。“作为体育生,我的竞争优势在体育,应从事体育专业相关工作。”重新定位后,他应聘体育教职过程顺利,最终成为一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

很多大学生深刻体会到,求职过程中要不断汲取信息,深化对就业市场的认识并及时转变思想。“多与老师、学长、同学交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求职经验,才能打破信息差,全面了解各类用人单位特点和需求,进而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首都经贸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毕业生孟逸安说。

丰富的实习经历是不少学生设定职业目标的“瞄准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生冯子越表示,上学期间多积累实习经验,能对有关行业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提前培养相关工作技能,在毕业求职时形成竞争优势。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生柴博涛认为,缺少实习经验会让毕业生不了解目标岗位所需技能,若等到投简历时才发现自身不足就晚了。

首都经贸大学毕业生刘宣彤即将进入一家头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财经类工作看重实践,我在多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因此求职过程比较顺利。”她认为,实习能帮助毕业生筛选适合自己的职业,“审计是高强度工作,通过实习,可检验自身能力和抗压力,从而明确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求职不仅要有目标,还要用巧劲。不少毕业生采用“遍地撒网”的海投策略,毕业季投递上百份简历以增加成功机会。有位理工院校毕业生称,“线上、线下投递了100多份简历,走到面试轮的只有20个”。

相较于“海投”,有学生采用少而精的策略“四两拨千斤”。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张银肖的求职目标是进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她根据不同科研岗位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我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食品和医学交叉,根据岗位需求凸显优势十分重要。”她应聘3所高校科研岗时,分别强调自己在肠道、粮食和医学方面的研究,最终找到了理想岗位。

基层一线大有天地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无法忽视的问题。一边是毕业生涌向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一边是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引才乏力、留人困难;一面是热门岗位“万里挑一”,一面是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存在巨大用人缺口。基层岗位对人才吸引力不足是导致这种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这种状况正逐渐改变。智联招聘《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签约毕业生中,选择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比15.9%、4.9%、4.6%,均高于2023年的15.4%、4.6%、3.2%,反映出三线及以下城市吸引力上升,就业市场“下沉”趋势初显。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一群毕业生,他们或胸怀建设家乡的愿景,或基于理性进行职业规划,或凭着奉献热情,将就业“第一站”选在西部、工厂或乡村,到基层施展才华。

北京工商大学金融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王晓峰是新疆人,今年通过选拔成为家乡的一名公务员。此前他还拿到北京市一家政府机关的录用通知,但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发展前景后决定回家乡发展。同样选择回家乡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的李良伟。“我是山西人,为方便照顾家里,把目标就业地定在山西省内。”他通过多种渠道求职,最终通过校招进入太原一家研究所。

专注磨炼技能、投身生产一线也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在烟台职业学院,记者见到几位身着工装、刚从工厂下工的同学,他们在万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今年毕业后很可能留在这里就业。

“我在万华实习近1年,各项福利待遇与正式员工相同,拿到毕业证书就可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烟台职业学院万华班应届毕业生陈宝哲介绍,这样的机会得益于学校的校企合作机制。万华与烟台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万华班,选拔的学生接受更具实践指向的教育,大三时可到万华实习,通过考核后能直接留任。

“万华会给我们配备工作导师和生活导师,他们技术经验丰富且友善。”实习期间,烟台职业学院万华班应届毕业生谢鸿图感受到,万华注重人才培养、关心年轻人成长且晋升机制明确透明,“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会好好干下去。”

也有大学生将目光投向广袤山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硕士应届毕业生陈明即将前往云南一所山村小学支教,这源于他去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当时在云南大理的一个村里,结识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老师,受到触动,想去基层干实事。”他被一部视频感动:在云南大理宾川县州城镇国营宾居华侨农场小学,一位老教师在艰苦条件下拉起足球队,希望孩子们通过足球走出大山,最终不仅让足球风靡校园,还斩获省级比赛女足冠军。

“后来我实地看过,真切感受到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决定留下支教。”陈明介绍,这所学校师资力量紧缺,11名老师要负责6个年级300多名学生的教学任务,本打算只带足球课的他,也要承担语文和数学教学任务。“走这条路的人很少,需要依靠热爱。”他说。

创业充满魅力挑战

对于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是充满诱惑的选项。在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勇敢走上这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

近年来,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逐渐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政策提供创业服务、资金扶持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从创业培训、指导、孵化、政策落实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上海为首次创业的毕业生提供8000元的一次性补贴,毕业生创业可享3年内每户每年2.4万元税费减免;吉林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申请30万元;等等。

尽管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但对大学生而言,创业仍非易事。如何选择创业项目?自身特长对创业有何优势?想通过创业实现怎样的个人目标?都是需要认真回答的现实问题。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胡佳续和刘晓艺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

刘晓艺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本不是她的职业规划。大三时,她像很多同学一样到传媒公司实习,“经过3个月实习,我发现创业可能更有出路。”她说。

读计算机专业的胡佳续并非一开始就打算创业。“我读的是校企合作班,起初以为毕业后会到企业。”他说,大二上完创新创业课后,职业选择的天平开始向创业倾斜。

走上创业之路需要决心、热情和一定储备。谈到如何落实创业想法,胡佳续和刘晓艺都提到学校开设的SYB(创业培训)课程。这是一门模拟创业的课程,学生可扮演企业中不同角色,以班级为单位用一周时间参与创业游戏。这门课寓教于乐,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激发创业意识。

“当时我在模拟创业课中担任了厂长。”胡佳续介绍,他在这门课上掌握了实用技能,找到兴趣领域,结课时获得较高评分。与指导老师深入沟通后,他坚定了创业想法。刘晓艺认为,这门课不仅让学生学习技能、积累经验,还培养了创业信心。

利用技术优势,胡佳续选择PPT制作的创业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接单。“创业有风险,我想从低成本项目入手。”他的目标是一年半内开一间工作室,组建100人的设计师团队,“目前离这个目标还差99人。”

刘晓艺读书期间曾帮助一家农产品公司直播带货,这段经历让她对创业项目充满信心。去年10月,她租下50平方米店面,和同学合伙开了水果店,还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直播运营社区团购等业务。“店里招了一个临时工帮忙,每月开3000元工资。”她的小目标是通过努力在烟台拥有自己的房和车。

尽管创业之路充满风险和挑战,但在地方政策支持、校园实践指导等推动下,创业正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毕业选择。

指导关怀不可或缺

举办双选会搭建沟通平台、开辟就业公众号汇聚招聘公告、年级微信群精准传递就业信息……高校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就业信息渠道,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丰富就业信息,助力他们与心仪的岗位“双向奔赴”。

尽管如此,大学生仍期待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更上一层楼,给予更全面、精准、切实的帮助与关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许多高校的必修课,不少高校在大一开设课程,引导大学生尽早树立正确就业观。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毕业生郭牧天说,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邀请业界前辈和优秀校友分享行业经验,帮助同学尽早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明确求职方向。

不过也有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设置与安排有待优化。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陈明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生涯工作室进行就业辅导时发现,未进入毕业求职阶段的学生难以真切感受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人对课程缺乏重视。北京理工大学一位毕业生说,“很多同学把这种课当成‘走过场’,不会认真听”。

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受访毕业生建议,课程安排、授课方式、内容设置等需进一步贴近大学生就业实际,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这门课不仅要提供求职技巧,更要在培养学生就业观上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应届生求职往往持续数月,“心里没底”是不少学生的心声。“春招时,看到同学纷纷‘上岸’,自己工作没着落,加上频繁参加笔试、面试,会感到心累。”首都经贸大学资产管理专业一位硕士研究生说。此时学校老师的关心关怀尤为重要,他们的建设性建议、实质性帮助或安慰开导,对毕业生顺利求职有现实意义。

北京工商大学应届生王芹早早定下考公务员的目标并留有充足备考时间,但在求职过程中仍感心慌。“最痛苦的是不确定感。”她说,好在导师两次面对面与她谈心,“导师的点拨让我知道该怎么做,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应届毕业生求职碰壁难免会产生挫败感,王芹体会到,若导师、辅导员及时给出建议和安慰,能很大程度缓解学生的紧张与焦虑。

就业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有的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完整链条,让应届生与企业“知根知底”。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子煊即将从空中乘务专业毕业,谈及就业她显得轻松。“我读的是校企合作班,入学时学院承诺就业率达90%以上,剩下10%的学生因专升本等个人选择未参加工作。”她介绍,班级课程设置丰富,教授空乘专业所需技能,在校期间她还考取安检证书、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普通话证书等,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宋嘉嘉表示,校企合作是重要的就业途径,学校与企业座谈了解市场所需人才,安排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张 晓 王明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美联储宣布降息!中国资产大涨

新民晚报
2025-09-18 08:15:42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拒绝国乒安排,退役4年,丁宁如今的级别和年薪如何?

乐聊球
2025-09-18 10:36:33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小米新机突然上架:9月17日,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3:17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17岁小伙深圳街头捡到近200万巨型金条,秒交交警!回应:没多想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21:37:59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不狠不行的中越边境:数百公里的铁丝网,这下越南人看了都老实了

沧海旅行家
2025-09-15 23:09:24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中国崩塌最彻底的专业,从年薪20万到月薪3千,大批毕业生转行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1 21:25:25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5 09:26:38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永久停业!天津这家会员制商超也干黄了?

天津族
2025-09-18 07:33:50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收评|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A股惊魂一跳!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09-18 15:12:05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跌超70%!温州阿尔勒从1.3万到3千,一套房蒸发近百万谁扛得住?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8 12:06:56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特朗普亲自当说客 能否"挽救"被孤立的以色列?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7 23:28:02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比亚迪回怼汽车大佬

后视镜里de未来
2025-09-17 16:55:19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全新问界M7陆续到店 预售价28.8万起/将于9月23日上市

太平洋汽车
2025-09-18 15:12:32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瑜说还休
2025-09-16 07:36:57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董小姐事件之后,“协和4+4”发起者王辰院士被一撸到底

吭哧有力
2025-09-17 19:09:27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前掘金冠军主帅马龙加入ESPN成分析师 被解雇至今无球队邀请执教

醉卧浮生
2025-09-18 08:51:30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山口百惠现身富士山脚下,低调生活惹人泪目!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09-17 23:19:12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非常罕见:特朗普发文,用4个字来形容中国,他终于敢面对现实了

朝子亥
2025-09-18 15:15:03
2025-09-18 16:44:49
经济日报 incentive-icons
经济日报
主流、权威、公信力
121336文章数 4389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柯西不等式的几何证明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头条要闻

22岁患绝症女孩宴请全村看电影:拒捐款 拜托关照父母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旅游
教育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下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