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正丹
最早听说蔡铭琛这个名字,是在吴觉迟老师的画室里。
当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我师承书画名家吴觉迟老师学画。
每逢星期天,我就会去吴觉迟老师家里学画。记得有一次休息时,吴觉迟老师为鼓励我勤奋学画,说:“书画名家秦古柳先生门生众多,其中最用功的是刘达江,最聪明的是蔡铭琛。”
从此,在我的脑海里,就有了蔡铭琛的名字。
![]()
第一次见到蔡铭琛,是在解北街道塑料制品厂的生产车间。那时,我刚刚上初中,闲暇时,我会经常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家林兄。塑料制品厂不大,整个生产车间只有几十平方米。
家林兄对我说:“你不要小看这爿厂,这里人才济济,真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他一一介绍说:“这是数学天才解登彪,那是原解放军报记者糜其行,站在你旁边的就是音乐才子蔡铭琛。”
我非常诧异,蔡铭琛怎么成音乐才子了呢?家林兄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接着说:“老蔡的哥哥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蔡铭琛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已经在学习声乐了。后来,他考取了太原音乐学院,毕业分配时不愿去青海,只能回来将就在这里工作了。”
听了家林兄的话,我对蔡铭琛肃然起敬。
当时,我和家林兄都住在胡桥街5号的韩家大院,大院后门是连元街,蔡铭琛就住在我家后门斜对面。由于两家靠得近,蔡铭琛又知道我正在师承吴觉迟老师学画,一有空,他就会来我们家,讲讲学画,聊聊家常。
有时,我也会去蔡铭琛的家。他家很小,十个平米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小床和一张书桌。书桌虽小,上面“文房四宝”俱全,旁边椅子上有一只手风琴。墙壁上贴着一副刘铁平书写的对联,对联是这样写的:“头顶电灯泡,脚踏方砖地。”
蔡铭琛画画得好,歌唱得更好。上世纪七十年代,坊间就有无锡四大男歌手之说,分别是王杨、吴伟圻、蔡铭琛和王湘州。
我记得那时,蔡铭琛先生非常喜欢唱毛主席诗词歌曲,其中《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唱得最好。
蔡铭琛在戏剧表演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和研究,著名演员高曙光,在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前,专门接受过蔡铭琛的精心指导。
我跟他学唱歌,是我初中毕业后,去苏北下乡插队前一年。那时,家林兄已经在跟蔡铭琛学唱歌了。
有一天,我去蔡铭琛家,他正在教家林兄唱歌。休息的时候,蔡铭琛对我说:“正丹,你的声音是金属音,天生就是唱歌的材料,和家林一起学唱歌吧。”从那以后,我开始跟蔡铭琛学唱歌。
蔡铭琛教我唱的第一首歌是《牧歌》。他不仅教我唱歌的发声方法和技巧,还要仔细讲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他说:“《牧歌》是一首草原民歌,非常抒情,唱歌时,眼中一定要有美丽草原的画面。”
过后,有半年多时间他每周会来我们家教我唱歌。那时我们已搬家到所弄里了,每次来我家,他会带他的好朋友韩修乾一起,老韩拉手风琴,蔡老师教我唱歌。
蔡铭琛先生非常支持和鼓励我学画,还主动介绍我认识他的书画界朋友,帮助我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难忘有一天晚饭后,蔡铭琛先生带我到无锡浴室隔壁小巷子里面的袁清霓老师家中,蔡铭琛和袁清霓都是名画家秦古柳先生的学生,两人关系甚好,无话不谈。那晚,他们谈的都是画的话题,两人兴致勃勃从顾恺之谈到倪云林,从用笔用墨谈到画的创新,到晚上11点左右还意犹未尽。
现在回想起来,蔡铭琛先生用心良苦,他们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画理论课。
我到苏北响水插队以后,好几年没有蔡铭琛的音讯。后来,家林兄告诉我,改革开放后,蔡铭琛在无锡开了第一家面包房,他的面包现烤现卖,生意非常好,一天要卖上千只面包。蔡铭琛早就是无锡的万元大户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蔡铭琛又离开了无锡回到山西。据说是他在太原音乐学院的老师聘请他担任山西一所艺术学院声乐老师,成绩斐然。
蔡铭琛教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全国声乐大赛中获奖。接受过他声乐指导的还有后来到无锡歌舞团的独唱演员杨志伟和盐城歌舞团的独唱演员陆军等。
又一次见到蔡铭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已回到无锡,在市委某机关工作,他专程来看我。
时光荏苒,我和他几十年未见面了,却依然没有改变他那神采奕奕的面貌,高高的身子,还是那么硬朗,挺拔的鼻梁上,那副深遂的眼晴,炯炯有神,改变的只是满头银发,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回到无锡后,蔡铭琛先生继续教授声乐,研究咽音唱法,当时有许多青年人跟他学唱歌。
![]()
前几年, 由于身体健康状况,蔡铭琛住进了胡埭一家养老院,我和家林兄一起去看过他。他饮食起居还能自理,就是走路行动有些不便。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你的贵人。也许是你的老师或亲人,也许是你亦师亦友的挚友。蔡铭琛先生就是我的贵人,他和我如影随形,指点人生,使我受益匪浅。
倜傥不羁,多才多艺和乐意助人的蔡铭琛,让我始终记忆。
作者简介
汪正丹,市级机关退休干部,本市文化名人汪海若之子。先后在报刊发表过《相遇大师》《普者黑——多彩的记忆》《风的小屋》《忆父亲汪海若》《三峽情话》《父亲交友趣事》等多篇散文。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