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长白山原始森林头道白河水域,一只经过人工救助和精心饲养的中华秋沙鸭幼崽被成功放归自然,重新融入野生群体。这一幕不仅为初夏的长白山增添了勃勃生机,也展现出当地对濒危物种保护的坚定决心和专业能力。
“它是在5月8日被救助回来的。”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科学院)野生动物救护站兽医崔秀成介绍说,工作人员通过卫星监控发现,这只体弱的中华秋沙鸭幼崽未能成功从人工巢中爬出,生命岌岌可危。经仔细确认后,工作人员将其带回进行人工饲养。
中华秋沙鸭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对水质和食物要求极为苛刻。为了保障幼崽健康成长,救护站为其专门准备了活体小河鱼,每天投喂七至八次,并严格按照生长需求调节喂食量。随着体型逐渐长大,这只幼崽每天摄食量已达百余条小鱼。在喂养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关注其营养和健康,还有意识地进行环境驯化,训练其野外觅食能力。
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这只中华秋沙鸭幼崽已能在水中自如捕食,完全具备放归自然的条件。下午3时30分,救护站选在野生中华秋沙鸭成群觅食的时段,在头道大河水域将其放生。工作人员轻轻将其放入水中,它立刻欢快地游动起来,发出轻鸣,迅速融入自然,寻找伙伴的踪迹。
近年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对中华秋沙鸭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科研人员持续深入研究其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繁殖过程,并在保护区增设人工巢箱,专门安排巡护人员加强对主要栖息地的看护与监测,积极推动中华秋沙鸭种群的稳定与繁衍。
此次成功救助和放生,不仅使一只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个体重获新生,也体现了长白山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和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孙寰宇 高寒 周凯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