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最近的热度让人有点没想到,原本江苏十三市的地方联赛,这两年愣是玩成了全国“群聊,你说是因为球踢得多猛,其实也不是,关键是各地的花活和梗越玩越飞,这不,湖北黄石刚在城市地标大屏上放话,要当“十四妹,一句“2020你们为我逆行,2025我为你们打Call,把疫情期间江苏医疗队援鄂的情谊和今年的足球热度拧成一股劲,网友都说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谁能想到原来足球联赛还能这么玩,玩着玩着就把地域梗和情感牌都攒齐了,这种操作搁几年前,估计谁听都觉得离谱,但现在,不服不行
说到底,苏超的赛场不是那种“刀光剑影的硬碰硬,反倒像一桌老友局,大家一边踢一边互相调侃,气氛堪比段子手年会,徐州队这波最有山东味,教练组全是鲁能足校的,球迷横幅啥的也全山东口音,“徐老大这个称号都快成了地区梗典藏,网友还给编了段子,说赢了做江苏省会,输了还是淮海省会,徐州人看完直接泪目——你说巧不巧,江苏和山东本来就有历史渊源,这回全队直接拉去鲁能基地集训,怎么看都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也别小看镇江队,封训后准备得挺细,15号对决说不定还能出冷门,这种赛前摇人、赛中互怼、赛后互夸,已经不是普通地方联赛的节奏,更像是全民参与的城市“对喷
现在文旅部门都下场了,浙江那边直接搞动画,苏东坡和伍子胥“梦回大宋,顺便给东坡肉打广告,马鞍山文旅更绝,改编《蓝精灵之歌》拉歌,南京后援群还整了个“芜马滁boys,群名都能出圈,镇江拉歌对唱环节,网友神评论一堆:“四川的蛇、浙江的许仙、河南的和尚、镇江的金山寺、杭州的监狱,这波联动已经不只是文旅营销,更像是全国段子大赛现场,云南日报还邀请“太湖三兄弟去吃菌解压,边看球边整梗,这么玩梗,谁能不跟着乐一乐
当然,苏超火了,贵州“村超也没闲着,前几天刚发声明,说停赛是为保障高考,还真诚祝福苏超越办越好,两个草根联赛风格不一样,一个是村味农趣、民族风情,另一个玩的是历史典故、网络热梗,但说到底,都是“接地气的文体自信,谁也不装,谁也不端着,网友们围观不只是看球,更多是看气氛、看谁能整出新活儿,这才是草根联赛的灵魂
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各地都在瞄准文旅流量的“新蓝海,你看广东省足协也不甘落后,刚宣布粤超要在7到10月举办,上海的“上超也要在7、8月开踢,主打业余俱乐部,强调国际都市的草根气质,大家都选2025年做节点,多少还是有点“借风起势的意思,这么一来,全国联赛矩阵初见雏形,草根足球变成各地文体消费的新入口
但问题也有,热闹归热闹,真要说竞技水平,苏超、村超这种草根打法,跟职业联赛还是两码事,更多靠的是氛围和创意,球场上动作花活多,战术执行未必细腻,偶尔还会有点“摆烂现场,观众看个乐呵,球迷能不能被持续吸引,还得看后续能不能有新的内容输出,别光靠玩梗,最后梗玩腻了,热度一过,难免“高开低走
但话又说回来,草根联赛本来就不该死磕职业化,反而应该把本地文化、网友参与和球迷自嗨结合起来,苏超这一波就是把“段子+球场+文旅整成了闭环,搞出了别的地方复制不了的氛围,专家说难以复制,其实说白了就是本地人文底蕴够厚,敢玩、会玩、不装,一来二去就把大家的情感联结起来了
再看苏超这波操作,最重要的是激活了网友的参与欲,比赛还没踢,网络已经“对喷起来,朋友圈、微博、短视频全是热梗,大家评论区里点赞回怼,金句频出,这种舆论场的自发互动,已经远超当年那种官媒喊口号、球迷跟着喊的套路,反而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梗战,比拼的不是脚法,而是脑洞
所以说,苏超的火爆不是偶然,既有历史包袱,也有人情温度,更有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密码,各类官方、网友自媒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入局,最终把一场地方联赛推成了全国现象级文化IP,这样的模式,既有参与感,也有归属感,关键是让更多城市和球迷觉得“我也能玩,我也能火
未来会怎样,谁也不好说,草根足球能否一直火下去,还是要看后续内容创新和联赛运营,别让流量变成一阵风,更别让热梗淹没了足球本身,但至少在当下,苏超用一块大屏、几句段子、几场比赛,让中国球迷和网友们找回了久违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这种多棱镜式的文化联动,才是这片足球沃土最宝贵的生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