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公孙穴具有统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而作为八脉交会穴,又与胸腹部的冲脉相通,具有兼治脾和胸腹部疾病的功效。
与此同时,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脾又与胃相络属。所以公孙穴对于胃胀、胃疼、胃酸等胃部疾病也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对于各种脾胃疾患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被誉为是一味健脾和胃的良药。
从位置上看,脾在人体的正中央,乃人的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使之输布全身。此穴以黄帝之姓为名,乃是取了公孙穴总督脾经和冲脉,有统领全身的功效,暗合了帝王统治四方的意思,也正与公孙穴的重要功能相称。
公孙穴出自《灵枢*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之穴。
公孙穴得名于远古姓氏,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即为此姓。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此穴即以公孙命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也。
接下来密码君就来跟大家讲讲公孙穴的位置,以及如何刺激公孙穴才能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位置 。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从足大趾内侧后一关节处,往后推按能找到一个弓形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处,就是公孙穴了。
准确来讲,公孙穴的取穴方法是: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第1跖骨基底内侧前下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其实我们可以把公孙穴看作一个区域,刺激的时候可以以整个足弓为刺激点,找到穴区即可。
![]()
刺激公孙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
将拇指的指腹,放在公孙穴的位置,然后以穴位为中心,旋转按压。每次按揉100下,力度以自己能够忍受为准,每天坚持规律按揉。
也可以使用艾灸的方法。
温和灸的方法为,将艾条点着,然后悬于公孙穴上方,垂直对着皮肤表面约2到3厘米。用点燃的一端对着穴位灸,每次灸5到10分钟,以穴位感觉温热但不烫,而且胃里开始变暖和为宜。
![]()
雀啄灸方法为,将点燃的艾条对准公孙穴。采用类似小鸟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远忽近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一般每次灸至10到15分钟左右,以皮肤温热潮红为度。
当脾胃不舒服的时候,您不妨可以试试这个穴位,相信一定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如果您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先去医院看看比较好,以免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