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土地确权是明晰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全国流程基本统一,核心分为前期准备、权属调查、审核公示、登记发证四大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组织动员与材料收集
- 成立工作机构县、镇、村三级成立确权领导小组,村集体组建实施小组,负责政策宣传和农户沟通。农民需关注村内通知,了解确权进度。
- 制定实施方案村级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公示 7 天无异议后实施。农户若对方案有疑问,需在公示期内向村委会反馈。
- 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组收集二轮承包台账、户籍信息、旧土地证、土地承包合同等,农户需配合提供户口本、身份证、承包协议等权属证明。
二、权属调查:实地确认地块信息
- 摸底调查与指界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农户需现场指认自家地块的四至(边界)、面积、用途,确认无误后在草图上签字。若外出务工,可委托亲属办理书面委托手续。
- 外业测绘与内业处理专业人员通过卫星影像、GPS 测绘勾绘地块边界,制作 “工作底图”;内业核对数据,生成含地块编号、面积的 “确认图”。
三、审核公示:公开确认与异议处理
- 张榜公示(关键环节)村委会公示地块分布图、面积清单,公示期不少于 7 天。农户需仔细核对信息,若发现边界错误、面积偏差,及时向工作组反馈,核实后修正并二次公示。
- 签印确认公示无异议后,农户(或代理人)在《承包地确认表》上签字按手印,明确权属归属。
四、登记发证:确权成果固化
- 逐级审核与颁证村集体将材料上报镇、县审核,通过后由县级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证书加盖政府公章,具备法律效力。
- 归档建库确权资料存入县级数据库,形成 “一户一档”,同步录入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后续查询和流转。
五、特殊情况处理
- 权属争议:若地块存在纠纷(如边界不清),需先由村集体调解,或申请镇政府仲裁,争议解决后再确权。
- 流转 / 变更土地:转包、互换的土地,需提供流转协议;分户、继承的土地,需提供户口本、遗嘱等证明,经村集体同意后确权到新户。
- 撂荒 / 退耕土地:长期撂荒的承包地,村集体可收回调整;退耕还林的土地,需变更用途登记,确权为林地。
农民参与要点
- 主动配合:及时提供身份证、承包合同等材料,参与现场指界,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漏登。
- 关注公示:公示期内仔细核对地块位置、面积,异议需书面反馈并留存证据。
- 持证维权:领证后妥善保管证书,后续土地流转、征收补偿均以证载信息为准。
确权意义
通过 “确地、确权、确证”,解决土地 “面积不准、四至不清” 的历史问题,赋予农民更稳定的承包权,助力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注:具体流程以当地政府通知为准,部分地区已开通线上查询进度,可咨询村委会或乡镇农业部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