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规范化建设强根基 实体化运行解民忧

0
分享至


在凉城县六苏木镇综治中心,群众在咨询相关事项。


工作人员入户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张可心摄

初秋的凉城县六苏木镇,玉米地金浪翻涌。在六苏木镇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三道沟村村民赵某与霍某握手言和,为这场土地纠纷画上句号。

“要不是县综治中心的‘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我们两家这地块儿还扯不清呢!”赵某感慨道。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凉城县坚持规范化建设为基、实体化运行为要,探索基层微治理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此前,赵某向所在村联户长和网格员反映,自家土地被套种,导致耕地减少,他多次向同村村民霍某索要被侵占的耕地都被拒绝。联户长和网格员出面调解,双方不肯让步。随后,上报至网格党小组。党小组接到反映后,两次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当事人霍某坚持土地是自己的,不存在归还一说。由于正值秋收时节,加之当时天气多变,为避免纠纷不及时解决会影响两家秋收的进度,三道沟村党支部经研判,向六苏木镇综治中心申请调解。

接到申请后,凉城县六苏木镇综治中心立即派出“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前往涉纠纷土地进行丈量,并与赵某提供的农村土地确权本进行比对,发现确实存在耕地减少的情况。“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协同村委会来到霍某家中,当面告知其核实情况。霍某表示,赵某家的耕地面积减少不代表是自己占的,赵某外出多年,地都租给别人种,他自己没占,何况赵某耕地减少,怎么不找别家。由于双方坚持己见,不肯退让,矛盾愈发激烈。六苏木镇综治中心经研判后,决定上报至凉城县综治中心。

凉城县综治中心协调第三方专业机构,使用GPS测量仪对涉纠纷土地再次进行测量。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最终确认两家土地地界出现偏移,霍某套种赵某土地约2亩。

10月27日,“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协同村委会,在六苏木镇综治中心调解室内对霍某和赵某两人的土地纠纷一事进行了面对面调解。调解员现场说明了两次测量结果,表示从卫星图上看确实存在套种情况,可能是种地扩边展延时不小心侵占。最终,在多方努力下,霍某同意归还赵某被套种的2亩土地,双方达成和解。

近年来,凉城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构建“2+N+1+6”规范化综治运行平台,建强县乡两级综治平台,整合法律工作者、乡贤能人等“N”种资源力量,组建一支“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配套矛盾排查、分级调处等6项工作机制。通过“五有”标准建设实体化场所,实现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信访接待“四中心”功能集成,重塑“一站式”办事流程,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与此同时,凉城县聚焦“党小组+网格长+联户长”基层“铁三角”建设,做足“建、选、用、奖”四篇文章。全县划分765个网格,设立对应党小组,推选出818名专职网格员、1963名联户长。在岱海镇试点推行的“积分制”管理办法中,网格员每化解一起矛盾积20分,可凭积分到“文明团结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目前,全县网格员已参与排查矛盾纠纷5000余次,成功化解120余起。

如今,“有矛盾找综治”已成为凉城百姓的共识。今年以来,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334件,化解率达94.9%。城区广场上,大屏幕滚动播放着调解案例,线上平台发布运行公告12次,2万份“有矛盾来综治”宣传单走进千家万户。

“凉城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综治中心‘五有’和‘五个规范化’建设,建强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和‘石榴籽’综治流动服务队,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凉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海龙表示,下一步,凉城县综治中心将聚焦问题解决,完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平安凉城建设贡献综治力量。(王锦鹏)

来源: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2921文章数 2007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