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枪还没响,人已经压上去了。
那年冬天,张震走进北京参加军队内部的一个高层会议,身边带着两个警卫,心里不安,却不动声色。
会议是开的,但外头的风一点不小。
南京军事学院出了反对他的头头,直接追到北京,准备拉他下马。
张震知道自己摊上事了,麻烦不小,可他没躲,照样出席会议,照样坐在台下听指示。
张震不是一般人,打仗打出来的资历,几十年里枪林弹雨里活下来的老将。
但架不住那时候风向变了,讲资历没用,讲关系更危险,谁站错了边,谁就得挨斗。
他这回,是被点了名要带走的,“学院有人举报,说他问题大,得揪出来批斗。”说是要“请”他走,实际上是要直接架走。
就在大家都避之不及的时候,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站出来了。
许世友不是没脾气的人,他的名声,脾气冲,说话不拐弯,打仗狠,做人也直。
这种人,平时你可能觉得他不好打交道,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比谁都顶事。
许世友和张震早就认识,几十年前就在山东打过仗,那时候张震的部队归他管,打胶东保卫战的时候,张震稳得很,部队扛得住,许世友记了他一份情。
后来张震被调走了,许世友还惋惜,说“要是人能留下就好了”。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两人职位一样大,但许世友一直对张震有敬意。
这次听说张震在京城被人盯上了,许世友当机立断,把自己带来的三个警卫加上张震的两个,一共五个人,集中起来,直接下命令:“不准动张震!谁敢来乱来,就用枪顶上去。”他不是吓唬人,是真的让警卫们准备动手。
张震知道他的脾气急,是真能干出事的。
他劝:“别搞大了,咱是军人,别让人说咱拿枪对着自己人。”但许世友不听,摆明了就是要保住张震的安全。
他甚至安排皮定均一起盯着,说:“谁敢动手,咱先顶上去。”
这事在当时不是小事,在宾馆里拿枪顶人,一旦擦枪走火,就是大事。
其他人也怕出乱子,纷纷劝许世友冷静点,别让事情闹大。
张震也不想让他难堪,自己一边配合,一边稳住局势。
会后,许世友还专门邀请张震去福州躲一阵子,说:“先避避风头,等风向一变再回来。”张震没答应,他说:“我没做亏心事,我不躲。”他坐飞机回南京,结果刚落地就被人“接”走了,直接限制自由,连上厕所都要人盯着。
有一次,他刚进厕所,一个人从后面勒住他脖子,直接拖到另一边的房间,差点没喘过气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上面终于出手了,叫许世友处理这事。
他回南京后不多说,直接安排人介入,把张震稳稳接走,才算保住了人。
有人问他:“你这是顶着干啊。”他回一句:“我不顶,谁顶?”
张震不是没怕过,但他始终没乱。
他知道,许世友是拿命在帮他,两人之间的信任,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要是乱了,许世友也白忙活。
张震受了一阵罪,但命保住了,人也没被整垮。
这事之后,张震慢慢回到岗位,后来还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一直到退休。
而许世友,脾气还是那个脾气,办事还是那种风格,但没人敢轻视他。
他说话不多,但一句顶一万句。
那段时间,谁都知道风大雨急,谁都怕站错队。
但张震没乱,许世友敢顶,最后事没闹大,人也保下来了。
这事后来没写进很多书里,但在当时的军内,谁都知道,“张震能回来,全靠许司令拍了桌子。”
张震后来在一次小范围谈话里说:“那次要不是老许,我怕是回不来了。”旁边人都听着,但没人敢接话。
不是不想,是不敢。
那个年代,话说多了,事也就多了。
【参考资料】
《许世友将军年谱》,解放军出版社
《张震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资料选编》第二卷,军事科学院编
《解放军报》档案资料,1967年1月-3月内部通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