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鼓励生育!中西部第一强省,出大招了!

0
分享至

正在搞一个汽车号,对汽车、企业、科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同步关注一下我的“飞箭财经”↓

作者:余飞

01

鼓励生育,四川出大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这意味着,2025年各地的鼓励生育措施,会相继出台,又到了拼钱的时候了。

最先响应的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力度堪称惊人。

3月13日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抢跑,发布了《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了让人心动的生育补贴方案:

1.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

2.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

3.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之后,深圳也放出消息,正在研究政策,将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不过,距离消息放出已经过去近3个月,仍没有看到深圳出台相关政策。

6月4日,中西部GDP第一强省四川,发布了《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四川省卫健委

所谓的征求意见,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吹风,提前告知,最终会发布实施。

按照四川省发布的这份《征求意见稿》来看,核心措施主要如下:

第一,延长婚假。将婚假写入《条例》,并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第二,延长生育假。将我省生育假延长为生育一孩90天,生育二孩120天,生育三孩150天,即在原规定60天的基础上,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延长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第三,延长男方护理假。将男方护理假由20天延长至30天,方便男方对妻子生育后的照护,有利于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第四,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努力保障婚育假期落实到位。

02

四川着急背后

从力度上来看,还算可以。

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是3天,各地可以根据条例自行调整。

目前婚假时间最长的是山西、甘肃,有30天婚假。河南28天。黑龙江25天(包括婚检)。四川省婚假20天,如果自愿参加婚检,则可达到25天,追齐了黑龙江。

婚假天数位居全国前列。

生育假则排名比较靠后。西藏的产假是一年,如果是剖腹产或者难产,还可以增加15天。河南、海南的产假最长可以达到198天。河北、内蒙古、浙江三孩产假天数可以达到188天。

甘肃、黑龙江、山西、辽宁、江西、福建、山东省等地的产假天数都在150天以上。

四川省的三孩产假在延长后也只有150天。不过相比于之前延长了一个月的做法,仍表达了四川省在鼓励生育方面的拳拳诚意。

以上都还只是假期规定,并未包含生育补贴政策。婚假、产假时间大力度延长,相信后续生育补贴措施,也会加码出台。

那关键问题来了,四川省大力度延长婚假、产假背后,是什么原因?

答案显而易见,这座西部人口大省,也出现了生育焦虑和人口焦虑。

从出生率来看,四川的人口出生率在全国排名非常靠后。

2024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64万人,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广东、山东、河南、江苏。

但去年四川省的出生人口只有53.6万人,位居全国第四。看似排名不错,但从第二名开始,就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生育人口第一的广东113万人,第二的河南只有76.2万人。与广东省一样常住人口超过1亿的山东,出生人口只有64.9万人。

从出生率角度来看,四川省去年的人口出生率6.41‰,位居全国第17位,位居中下游。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四川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1952年四川省的出生率高达41‰,2002年之前仍在10‰以上,2003年至2013年有所下降,2014年出生率再次上升至10‰以上,2020年之后快速下降,2023年的出生率只有6.32‰,去年略微增至6.41‰。

出生率下降之下,四川省的自然人口于2021年出现了减少,也即从当年开始,四川省的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2023年,四川下辖的21个市州,15个市州自然人口负增长,超过一半数量。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自然人口负增长带来的负面作用便是,四川省常住人口于2022年见顶,连续两年减少。2023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减少6万人,去年减少了4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这种背景下,就连其倾四川全省支持发展的省会成都,人口增量也没有了往昔的荣光。

成都去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只有7.8万人,位居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外加苏州、无锡、佛山、东莞、南通、泉州、烟台、常州、唐山9个万亿GDP城市)第14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要知道,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了581.9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平均每年增量58.19万人。

而如今的增量,只有过往的零头。

这种情况下,四川焉能不着急。

不仅四川,目前全国20个人口减少的省市自治区以及3个人口零增长的地区,都该着急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但话又说回,依靠延长婚假、产假、陪护假,依靠不痛不痒的补贴措施,有用吗?

可以肯定,效果不会很明显。

可以用实例举证来加以说明。

2022年甘肃省临泽县发布超强力度的鼓励生育大招,超过了所有中心城市:

1、在县公立医院生娃的产妇,生育一孩可获得2000元生育津贴,生二孩可获得3000元,生三孩可获得5000元。

2、在临泽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每半年发放一次。

3、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就读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的资助,三孩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

4、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临泽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在各中心集镇、屯泉小镇、丹霞康养村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3万元的政府补助。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本号粗略地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家庭现在打算生三个孩子,那这个家庭可以总共获得10000元的生育津贴(2000+3000+5000),可以获得9万元的养育补贴(3个孩子每年每个孩子1万元),三个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可以总共获得1.8万元的资助(每个孩子每年2000,三个孩子三年幼儿园合计1.8万)。

结果来看,2022年临泽县出生人口844人,较2021年的817人增加了27人。但2023年临泽县出生人口又降至641人,较前一年减少了203人。

临泽县的常住人口跌势更没有止住。2010年至2020年临泽县常住人口减少了18342人,2021年减少698人,2022年减少621人,2023年减少936人。

从全球大趋势来说,年轻人的世界观、婚恋观已经改变,出生率下滑是大势所趋,很难扭转。

就连一向自诩劳动力优势的越南,也出现了生育率急速下滑。


为此,6月3日,越南修改了人口法令,正式取消生育限制。


后续,越南各省市大概率也会出台各种鼓励生育措施。

然而,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欧洲等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枉然。

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出生人口68.6万人,首次低于70万。总生育率1.15,继续创历史新低。


03

防范人口断崖式下跌

当下的各种鼓励生育措施,其实并不是为了扭转生育率趋势而来,而是延缓或者降低人口下降的速度。

毕竟,如果不干预,会出现较大问题。

有人说,咱们中国人口太多了,少一点更好。

人口适当少一些没什么问题,但:

第一,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正在走日本、韩国的老路,外来人口增量很难转正。

第二,少子化加剧叠加老龄化加剧带来的结果,让整个社会的压力陡增。而少子化持续,会让这种压力越来越大。

全国人口已经出现三连降,其背后的直接因素是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并低于死亡人口。

尽管去年出生人口出现了增长。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死亡人口1093万人。

不过,出生人口在龙年迎来了逆转,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52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其中因素本号也分析过。

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补偿性结婚潮出现,致使2023年结婚人数上升至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

与此对应,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52万人。

然而,2024年的数据,再次创下45年来新低。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对数610.6万对。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国家统计局

国家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离婚登记63万对。


来源:国家民政部

相较于去年同期,结婚登记数减少了15.9万对,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5.7万对。

结婚对数是出生人口的函数,或者说直白的,结婚对数直接决定了出生人数。

2023年补偿性结婚潮让新生儿人数久违地增加了,那2024年结婚人数创下历史新低,2025年一季度继续减少,便意味着2025年的新生儿人口,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更为关键的是,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重要影响。

比如幼儿园人口四连降。

幼儿园在园人数在2020年就已经见顶,2021年幼儿园在园人数较之前减少了13.06万人,是多年来幼儿园在园人数首次减少。

2022年,在园人数加速减少,减少了177.66万人。2023年幼儿园在园人数减少了534.55万人,2024年减少了509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从数据可以看到,过往每年的增幅基本都是200万人左右,而如今减少幅度明显在加快,2023年和2024年幼儿园在园人数每年都减少了超500万人。

再比如,小学在校生人数也开始减少。

去年小学在校生人数较2023年减少了251.6万人,小学招生人数减少了261.3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本号不断强调过,人口问题不单单是人口问题,它会 带来一系列综合反应,比如老龄化问题、教育问题、城市格局洗牌问题,还有楼市问题等等。

这些分析,我在不久前发布的文章,本文就不再继续赘述。

总而言之,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综合问题,它牵涉到经济、就业、生育、教育乃至产业结构与制度设计。

它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各种顶层设计的制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世界格局之变、发展机遇之变、思维方式之变,还有人口之变。

见证这一历史节点的我们,未来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所以,各国都在努力,以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延缓人口下降速度。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沈述慢撩
2025-11-16 21:35:33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樊振东男单夺冠燃爆全网!干掉世界第一第二,却不能替国家队出战

樊振东男单夺冠燃爆全网!干掉世界第一第二,却不能替国家队出战

阿纂看事
2025-11-16 16:50:00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可爱的罗
2025-11-15 06:09:33
鲁尼:和特朗普打高尔夫时周围全是狙击手,还有防核逃生装置

鲁尼:和特朗普打高尔夫时周围全是狙击手,还有防核逃生装置

懂球帝
2025-11-16 17:30:09
曝知名港星赌博输光家产,欠下百亿巨债驾车逃跑!豪车豪宅被查封

曝知名港星赌博输光家产,欠下百亿巨债驾车逃跑!豪车豪宅被查封

娱乐团长
2025-11-16 20:32:28
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大跳水!暴跌40%,又土又贵还开遍机场,中产的标配,卖不动了

毒sir财经
2025-11-16 23:08:08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中国地铁,开始“断供”了!多地地铁申报被拒,债务风险亮红灯

中国地铁,开始“断供”了!多地地铁申报被拒,债务风险亮红灯

青梅侃史啊
2025-11-15 19:43:15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0:03:43
大基建高潮已退,农民工无工作,农业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大基建高潮已退,农民工无工作,农业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6 20:06:14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4 22:31:25
前室友之战!全运会乒乓女单:陈梦4-1完胜朱雨玲摘得铜牌

前室友之战!全运会乒乓女单:陈梦4-1完胜朱雨玲摘得铜牌

乒谈
2025-11-16 21:37:34
樊振东战胜林诗栋卫冕冠军,赛后没想到小石头这样做,不开心

樊振东战胜林诗栋卫冕冠军,赛后没想到小石头这样做,不开心

小染说台球
2025-11-16 15:36:47
排队2小时没进门!网友惊呆:有“一亿人”,挤爆了

排队2小时没进门!网友惊呆:有“一亿人”,挤爆了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11-16 17:19:21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浦东机场赴日航班仍排起长龙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浦东机场赴日航班仍排起长龙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5 14:42:42
重磅:曝朝鲜对俄罗斯的炮弹供应量减少一半!凸显两大问题

重磅:曝朝鲜对俄罗斯的炮弹供应量减少一半!凸显两大问题

项鹏飞
2025-11-16 21:41:37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九寨沟门票售罄,旅游从业者:流量大到出乎预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0:35:12
中国队爆冷夺冠,王钰栋成焦点,32年纪录创辉煌

中国队爆冷夺冠,王钰栋成焦点,32年纪录创辉煌

无意争春
2025-11-16 15:54:31
2025-11-17 02:35:00
城市财经 incentive-icons
城市财经
城市、楼市专业分析
2602文章数 277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