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小水泡
中医说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当中,湿邪最难对付。尤其是身宽体胖的人,体内往往都有较重的湿气。湿气不仅会和别的邪气狼狈为奸、形成风湿、寒湿……等,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让一个人精神不振,干什么事情都打不起劲头。
举一个例子吧。很多湿气重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每到春末入夏时,手上就会起一些小水泡(见题图)。这个问题困惑着很多人。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因为体内湿气重。
不过,并不是所有体内湿气重的人手上都会长水泡。要辨别体内是否有湿气,最直观、便捷的办法是观察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或者排便后,总有一些会粘在马桶壁上,不容易冲净,那么就说明体内有比较重的湿气。
有人说,一年当中,立春过后的十五天,最适合去湿气;也有人认为,在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三伏天,是祛湿寒的最佳时机;还有人说,每年秋高气爽时,最适合排出湿气。其实,对于排湿气而言,没有必要等到某个最佳时机。
红豆薏米粥
小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说一个流传在山东民间的去湿气验方。按照这个办法,小生成功地缓解了体内湿气的问题。这是一个食疗方法,具体就是用薏米、红豆和小米来熬粥吃。
1、食材
红豆
薏米、红豆、小米各一平勺,也就是比例为1:1:1。
2、熬制过程
红豆、薏米
将红豆和薏米洗净后下锅,加入凉水。凉水和红豆、薏米、小米的比例,大致在25:1:1:1。也就是说,薏米、红豆、小米各一平勺,水25平勺。
3、煮红豆、薏米
大火煮粥
大火烧开锅。所谓大火,就是把燃气灶的火开到最大,或者让火焰的高度保持和锅内水面的高度持平或者稍低即可。
大火煮开
小米淘好,等开锅后、将小米下锅。小米下锅后,继续大火煮开锅。注意:小米下锅后,再开锅所需时间很短,请勿离开。
4、小火熬煮
小火慢煮
等到再次开锅后,就换成小火。小火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掌握一个原则,能够保持锅内处于轻微的翻滚状态即可。
接下来就是熬煮的过程了。此时,可以离开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要记得,过上五分钟左右,就过来搅搅锅。
熬好的粥
熬好的粥
半个小时后,粥就好了。小火大约要熬煮半个小时的时间。时间短了,粥不黏糊;长了,就糊锅了。粥熬好后,就可以盛出来开始吃了。按照上面的办法,最终可以熬制出来粥的分量大约是图中的两碗。
效果。
根据小生的体验,每天早晨食用这样熬出来的粥,大约一个半月,湿气现象就好了。中医说,小生的体内湿气较重;湿气轻的,应该更快就能好转。小生使用的小米和薏米、红豆,均是网购的。如果家里有这些食材,就不必另外购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