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峰中医:秋风起,腰突患者谨记"三防三养"!教你安稳度秋
林一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中医杂病专家 脊柱骨科学术带头人,定期坐诊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林一峰教授团队接诊数据显示:入秋后腰突复发率比夏季增加47%!昼夜温差超过8℃,腰部血管遇冷收缩,椎间盘压力骤增30%,这让不少腰突患者苦不堪言。今天,林教授团队为您送上专属腰突患者的"秋季护腰指南",让您安心度秋不求人!
一、秋季为何是腰突"多事之秋"?三大元凶让您的脊柱"雪上加霜"1. 寒邪入侵,气血不畅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秋季寒气渐重,寒邪侵袭人体,会导致腰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气血运行不畅,椎间盘营养供应受阻,疼痛加重。2. 湿气困脾,加重负担
秋季虽燥,但多地仍有秋雨绵绵。外湿困阻脾阳,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无力,腰椎负担加重。3. 昼夜温差大,防护不足
秋季昼夜温差大,白天炎热出汗,晚间凉爽,若不及时添加衣物,容易让腰部受凉。
二、秋季护腰"三防"原则第一防:防寒保暖是重中之重腰部保暖具体措施:穿戴材质:选择透气性好、保暖性佳的纯棉或羊毛材质护腰穿戴时间:早晚温差大时必穿,夜间睡眠可选用轻便型护腰局部热敷:每晚用热水袋或艾灸盒热敷腰部20分钟(温度以45℃左右为宜)
第二防:防湿防潮不可忽视防湿妙招:居住环境: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50%-60%雨天防护:雨天外出穿戴防水衣物,避免腰部潮湿及时更衣:运动或出汗后及时擦干身体,更换干爽衣物祛湿食疗方:薏仁茯苓粥【食材】薏苡仁30g、茯苓15g、大米50g 【做法】食材洗净后一同煮粥,每日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减轻腰部沉重感
第三防:防过度劳累秋季是传统"收获季节",但腰突患者需量力而行:劳动姿势:避免弯腰搬重物,采用屈膝下蹲方式劳动时间:每工作3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做伸展运动运动选择:选择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扭转腰部的运动
三、秋季养腰"三养"秘诀第一养:食养——秋季润燥又养腰推荐秋季养腰食材:食材类别推荐食物功效食用方法滋补肝肾黑芝麻、核桃、枸杞补肝肾,强筋骨每日一小把,可加入粥或豆浆健脾祛湿山药、薏米、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煮粥、炖汤均可活血化瘀山楂、桃仁、玫瑰花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泡茶、煮水饮用林教授推荐秋季养腰药膳:杜仲牛膝炖猪腰【食材】杜仲15g、牛膝10g、核桃仁30g、猪腰1个 【做法】猪腰处理干净切片,与药材一同放入炖盅,加适量水,文火炖2小时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特别适合腰膝酸软的腰突患者第二养:动养——适量运动活气血
适合秋季的养腰运动:龟背功(林教授团队独创)动作要领:四肢着地,模仿乌龟爬行,配合呼吸锻炼效果:增强核心肌群,减轻椎间盘压力频次建议: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倒走法选择平坦、安全场地每日坚持倒走15-20分钟有效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温水游泳秋季游泳需选择恒温游泳池水温不宜低于28℃推荐蛙泳和仰泳,自由泳和蝶泳可能加重腰部负担第三养:神养——心情舒畅减压力秋季萧瑟景象易引发悲秋情绪,而情绪压力会导致肌肉紧张,加重腰痛。
舒缓心情小方法:多晒太阳:每日上午10点前晒太阳15-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聆听音乐:选择舒缓音乐,放松身心社交活动:多与亲友交流,避免孤独感四、秋季腰突急性发作应急方案即使做足预防,偶尔还是可能遇到急性发作。请记住"休息、热敷、用药、就医"四步法:立即休息:卧硬板床,屈膝屈髋位最佳局部热敷:用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3-4次)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镇痛药及时就医: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立即就医五、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虽然大多数腰痛可通过自我调理缓解,但出现以下症状时切勿拖延:? 下肢无力,特别是足下垂(无法翘起脚尖)? 大小便功能障碍或失禁? 会阴部(鞍区)麻木? 疼痛剧烈,任何姿势都无法缓解林教授强调:"出现以上任何症状,都可能意味着神经严重受压,必须24小时内就医!"
结语:秋季养腰,防大于治秋风起,腰突患者更需要格外关爱自己。记住"三防三养"原则,做好保暖防湿,合理饮食运动,保持心情愉悦,这个秋天让您的腰部安安稳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