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这事,没完了。
本以为这场口水仗就要告一段落了,没想到贾国龙再一次没管住自己的嘴。
9月14日晚间,有媒体传出这样一个截图,贾国龙在群内的表态:“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
贾国龙还称,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并不是说,网友心底都认为贾国龙错,非得要 贾国龙道歉。只是 口水仗到这儿,贾国龙的亲自下场,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反而有被罗永浩拉下水、洗不清的嫌疑。为此, 听说 西贝一天少了几百万营收.......
是的。忍着无敌,仁者更无敌。
作壁上观的看客们,其实都希望贾国龙以更高的姿态、更聪明的经营哲学面对这场危机。
毕竟,有理的并不一定总能喷得过会吵架的!
《道德经》中“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并不只是清净无为、息事宁人之意,还有更深层次的经营智慧。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看到连一向爱斗的罗永浩都打算洗洗睡了。
但故事出现反转。
贾国龙没完!他的发言,还有下文! “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出现在了截图中。
百度百科中,对网络黑社会的界定并不算多么严苛,也没想象中“那么坏,那么恶劣”。但这个帽子,任谁也不想戴。
尤其是罗永浩。于是,“这件事算是没法揭过了”。
随后,罗永浩抛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
此前,人民日报微博指出,关于预制菜,信息需要更加透明,让消费者主动选择......这场讨论,要走向理性和建设性:以治理优化预制菜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行为规范与消费者的知情选择......
沿着目前这个剧情发展,“直面大直播,更大的一场对打,是避免不了了。”
简要回顾一下事件起末:
9月10日,罗永浩率先发起质疑:
罗永浩在微博吐槽,称与同事在西贝用餐后,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他希望国家能推动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西贝客服初步回应:
否认罗永浩的说法,强调菜品如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炒菜也是“新鲜蔬菜到店后现场炒制”,不存在预制。
接着,罗永浩进一步发言:
“哈哈,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9月11日,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
会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他坚称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并表示罗永浩的言论严重损害了西贝商誉,将起诉罗永浩。同时宣布开放全国所有门店后厨,欢迎消费者参观监督,并推出“罗永浩同款菜单”。
当日晚,罗永浩悬赏10万征集证据:
“欢迎起诉”,悬赏10万元人民币,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随后,这场关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透明度以及价格的关注”的讨论,变成了“什么是预制菜”的概念纠缠。
关于什么是预制菜,不少媒体人搬出了“行业、法理以及用户”三个层面的不同定义与理解。
行业纬度:根据预加工的程度,把菜品分为“即配、即烹、即热、即食”。比如,把鱼收拾干净,外卖到家,叫即配;把牛肉先小火炖好,再下锅,这是即烹;把菜做到可直接吃,冷冻保存,即热即食,叫即热;诸如绝味、周黑鸭等卤货,则是即食。
法理层面,国家使用“清单机制“来定义是否预制。简单来说,即配、即食都不算预制菜;但即烹、即热则逃不开预制菜范畴。
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定义,只有不同的理解:非先做、预加热、提前备好,多少都属预制菜的范畴.......
于是,贾国龙陷入了与罗永浩无休止的言辞拉锯,西贝品牌直面严峻考验。
9月14日晚,本以为贾国龙的表态“有错,就改“的表态,宣告了本轮舆论结束。
奈何,这似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次的主题将不仅仅围绕”预制菜“,而是罗永浩对”网络黑社会“指控的反抗与自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