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届新手奶爸奶妈,“野养”自己家娃

0
分享至


文 | 听筒Tech,作者 | 陈柯、杨林、饶言,编辑 | 饶言

学习第一,还是快乐为先?这个过去长期困扰不少“鸡娃”父母的问题,在这届新手奶爸奶妈面前,不再是问题。

“玩得开心,才能学得轻松。”这是95后新手妈妈悦姐的坚定思想,在她看来,她的孩子,“开心快乐就好。”

悦姐的孩子今年8岁,从出生开始,悦姐就坚定“野养”,“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以我的喜好,去绑架她学这学那,我认为,她更应该自己去感知宇宙的万物。”

如何自己感知?悦姐的做法是带孩子去大自然,“只要有时间,我就带她去户外。”

“她不是跟我在旅行,就是在去旅行的路上。”悦姐笑言,如今,悦姐的孩子,已经跟随父母走过不少城市,“即便只是周末,我们也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哪怕是在城市的周边。”

实际上,如今,像悦姐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这届新手奶爸奶妈,他们更愿意“野养”自己的孩子,或利用有限的时间带孩子去户外;或在假期带回农村,让他们充分和大自然接触;或和孩子一起运动,养成孩子运动的习惯。

在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分享自己如何“野养”自己的孩子,分享孩子学习之外的快乐。

在这些父母看来,成绩不再是考核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也不愿让孩子早早被数字信息产品所奴役,变成“无趣的大人”,致力于逃离“电子榨菜”。

不少“野养”孩子的账号,也颇受网友关注,有些甚至拥有数百万粉丝,诸多网友留言,“去玩、去撒野”,这才是孩子该有的童年。

走,去接触自然! 大林 95后 孩子8岁

“没有一个‘996’,是大自然治愈不了的。”

一放假,上海的大厂“牛马”大林,就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充电”。在她看来,这是为了新一周的工作蓄能,也是为了生活,寻找新的快乐磁场。

头几年,大林热衷于在社交平台搜索打卡地,去那些网友推荐的露营地。每逢周末,她曾驱车一两个小时,前往郊区的一些露营地,那里有一些这两年刚兴起的露营品牌,兼具吃和玩,还有不同的帐篷,供游客选择。

用大林的话说,“越原始,越心安,如入无人之境。”彼时,大林追求“逃离人海”,带着孩子置身于绿荫丛中,或架起简易的装备,体验户外BBQ的乐趣;或在傍晚,看夕阳怎样一点点落山;或在夜晚,带孩子数星星、看月亮,回归自然。

而于大林的孩子来说,也会在睡前告诉妈妈,表示自己出来露营很开心,比在家有趣。

不过现在,相比驱车很久去打卡露营地,大林现在的日常更喜欢家附近的公园。

比如护城河小公园,可以在网上买鱼瓶抓小鱼;还有一些湿地公园,既可以露营扎帐篷,也可以带娃抓小螃蟹,在人工沙滩玩沙子,享受亲子乐趣。

在大林看来,一个原因是,带娃本身能去的地方就有限;再一个,随着年纪的增加,她只想“轻装上阵”,短途露营也会觉得是个负担。

另外,现在很多公园场地大、绿化和游玩配套也越来越好,基本免费,非常适合一家出游。而“公园20分钟理论”也非常有效,每个周末,跟自然零距离接触,体验野外的风,能吹去一周的疲惫,也能让孩子体验慢节奏生活的美好,何乐而不为?

大林亦认为,即便不能带孩子去远方,家门口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户外自由”。

“回村”计划必不可少 陈哥 90后 孩子7岁

坐标北京的陈哥,一到孩子放假,就在计划进行自己的“回村”计划。

陈哥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也是位“小镇做题家”。他从河南某个偏远的乡镇一路考到“大北京”,实现了人生的跃迁。尽管算上求学的日子,他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但他依旧十分怀念自己的童年。

陈哥的童年是在村里度过。看萤火虫、放牛、下河捉鱼、拾稻穗、挖野菜......这些碎片组成陈哥的童年,在陈哥的印象中,“小时候的自己总是很忙,也很野,一天除了三餐在家,其他都是出去玩。”

而这些,现在城里的孩子基本见不到了。陈哥的孩子今年7岁,他从来没有见过萤火虫,也没有体验过挖野菜的乐趣。

更让陈哥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放学回来总是看电子产品,“因为没有人跟他玩,他会要求用手机听故事,但通常会自己偷偷玩游戏。”

于是,陈哥开始了回村计划。每年只要有长假,陈哥都会带孩子回到自己老家。每逢寒暑假,陈哥会将孩子送回父母家,自己赶回来上班。

应陈哥要求,每次回村,孩子都要远离电子产品,跟着长辈饲养鸡鸭鹅,顺便帮忙种种菜、除除草,也会跟村里的小朋友出去玩。陈哥还主动允许孩子玩泥巴,因他看过一些书籍表示,“玩泥巴能有效实现与菌群的共生机制,预防过敏。”

陈哥发现,孩子回去一次,“就聪明一次,也更爱说话。他更关注植物、动物,放学后也不再只想着手机。”

在陈哥看来,回村计划是一定要坚持的事。让孩子在村里“野”起来,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形成良好的身心和情绪,而这,恰好是孩子成年后的基本社会生存法则。

“户外运动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茹姐 80后 孩子10岁

骑行、跑步、徒步、越野……

一有时间,茹姐就喜欢拉着自己的孩子出门,“只要不呆在家里,去哪都行。”

自己喜欢运动的茹姐,比较排斥送孩子进辅导班,哪怕是运动类的,在她看来,孩子更应该自由且不带目的地运动。

带孩子一起去户外亲子运动,是茹姐一直推崇的方式。从小,茹姐就会和孩子一起亲子运动,教孩子骑自行车、学轮滑、学滑板等等,这些运动,都是茹姐自己教的孩子。

“有些项目我不会,就自己先学会,然后再教孩子。”在茹姐看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行动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孩子。”

茹姐亦会带孩子尝试参与一些挑战性的活动,比如参加亲子比赛等。

去年,茹姐带孩子一起参加了马拉松亲子跑,生活中看似弱小的孩子,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表现出了远超茹姐预期,“比赛之前,我一直担心他能否跑完这5公里,出乎意料的是,整个比赛过程中,他表现出的爆发力和耐力,是我平时没能看到的。”

图:茹姐和孩子参加马拉松亲子跑的奖牌来源:茹姐供图

“不要以自己的认知,给孩子设限。要认可他,并相信他。”茹姐说,通过那次亲子跑,她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知。

而茹姐的孩子,自从参加过此次亲子跑后,也对这类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看到自己的奖牌,都会无比骄傲,说这是他自己跑的第一个奖牌,并多次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茹姐亦计划,每年带孩子参与几场类似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挑战自己。”

遗憾的是,随着孩子学习的紧张,亲子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茹姐依然会利用有限的时候陪孩子一起去户外,在她看来,“没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了,更何况,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释放学习的压力。”

“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路哥 80后 孩子12岁

“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或缺。”在爱好旅游的路哥看来,他更希望孩子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小的时候,身边人也对我的行为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孩子太小,没有记忆,带孩子出去,不但大人累,孩子也遭罪。”

但实际上,路哥发现,孩子并不是没有记忆,“3岁时,我带他去过的地方,长大以后,他在学习中看到,便会兴奋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他记得,他去过。”

路哥亦始终认为,置身其中,才是最好的学习,“比如说,课本里的知识,你带孩子去了,他便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路哥从小便带孩子到处旅行,“只要有时间,我便会带他出去旅行,哪怕假期只有两三天。”

小学之前,路哥会选择带孩子去更接近大自然的城市,比如海边、草原等,让他充分与户外接触。

图:路哥带孩子在海边游玩来源:路哥供图

进入幼升小阶段后,路哥便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历史人文景观,“这几年,会选择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去比较知名的博物馆。结合他们学习的知识,去将学习具象化。”

如今,路哥甚至开始结合孩子的学习进度,带孩子去打卡,“比如孩子今年上半年学到了近代史,我便带他去了威海,去看甲午战争纪念馆等,去了解历史。”

而路哥的孩子,也对这些知识表现出深厚的兴趣,他对自己去过的城市如数家珍,哪个城市有什么特色,城市的历史人文特点是什么,只要有人和他聊起,他便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

尤其是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时,路哥的孩子更是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更好地理解。

在路哥看来,这些,都远比在课堂中死记硬背更有意义。

(文中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不会吧,连救市之作也要下架了?

LOGO研究所
2025-11-18 09:34:14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未来最难的一批人是他们

财话连篇
2025-11-17 18:41:50
阿里发布千问APP,白宫又急了

阿里发布千问APP,白宫又急了

华商韬略
2025-11-18 10:20:46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大批中国人仍然去日本旅游,日媒发问时,他们的回答真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仍然去日本旅游,日媒发问时,他们的回答真扎心了

匹夫来搞笑
2025-11-19 01:24:28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界面新闻
2025-11-18 19:23:05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180视角
2025-11-18 15:01:57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新智元
2025-11-18 20:18:54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23:53:07
森保一:我们将以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迎接世界杯的挑战

森保一:我们将以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迎接世界杯的挑战

懂球帝
2025-11-18 21:22:12
轰动西方的中国奇人,外媒称若他早生100年,美国怕是赶不上中国

轰动西方的中国奇人,外媒称若他早生100年,美国怕是赶不上中国

通文知史
2025-11-17 23:30:03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2025-11-19 02:39:00
钛媒体APP incentive-icons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26430文章数 8614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你不知道的内幕,中国婴儿怎么喝上奶粉的?为何现在离不开奶粉?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